对于孩子上学这事,桑榆还是很上心的,拉着桑兴皓问了问今日的教学情况。
学堂里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像她们家里两个孩子这样,开过蒙识字念过书的倒是没几个。
于是柴夫子还是按照最基础的《三字经》开始教起,他们学过的,就当是复习顺便巩固一下知识。
“我刚刚看你们在勾画,是在写什么?”
“是石板和炭笔,夫子发给我们的。让我们在上面写字,每个字都写满一百遍,然后爹娘签字明日带去学堂。”
桑兴皓两条腿倒腾得飞快,跑进堂屋拿上自己那块石板和炭笔又跑回来递给桑榆。
桑榆低头一看,手中的是一块比较扁平的鹅卵石。
上面已经被桑兴皓用炭笔写了几行‘人之初,性本善,还留有一半空白区域。
这和她打算做给小昭的小黑板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只不过……
“柴夫子不是说,你们在学堂的笔墨纸砚由他来负责吗?”
桑兴皓点头:“是啊,在学堂的时候,我们用的确实是毛笔和竹纸。”
不等桑榆继续问,他又接着往下说:“不过夫子说光在学堂练字不行,回家还得勤学苦练,就给我们发了石板和炭笔。”
这下桑榆明白了,这位柴夫子可真是个妙人。
他知道有些学生虽然交了束修,但家里条件并不是太好,不一定能买得起笔墨纸砚。
为了不让学生自卑,便给每个学生发石板和炭笔,既能练字又能省钱,用心良苦啊。
“夫子说得对,快去练字,不写完爹娘可不给你们签字。”
课后作业,显然不论是哪个时代的孩子都少不了。桑榆问明想要知道的事情,便催促着两人继续去写作业。
她将目光移向房檐下阴干的水泥板,要不她再多做点?
炭笔和鹅卵石刚用的时候,还算好清洗。
可等用上一段时间炭屑就会陷进鹅卵石表面的孔隙中,任由怎么清洗都洗不干净,到那时候要么换新的石板要么就只能凑合着用。
而且纯天然的鹅卵石石板,大多不平整,放在桌子上写字时高低不平,让人不敢用力。
连自家这两个学过写字的,在上面书写起来都相当费力,那些初学者又怎么会方便。
想到这,桑榆轻轻点头将这事记下,水泥板的材料不值什么钱,做一个是做,做一堆也是做。
不过她倒也没打算给每个水泥板都做成小黑板,水泥板材料不值钱,但墨贵啊。
哪怕只涂一面,涂上三五遍的,那也得消耗不少墨。给自家两个孩子用还行,提供一整个班的?等她什么时候发财吧。
桑榆走到阴干的水泥板和粉笔盘,伸手摸了摸,表面已经干透,就是不知道内里如何。
每根粉笔的长度受限于制作时的竹节长度而长短不一。
她随手将一根从中掰断,指腹按在断口处感受片刻,没有感觉到湿意,已经完全干透。
将这些粉笔捡起装进小筐里备用,又往那些表面干透的水泥板上浇了层水养护,桑榆这才心满意足。
看着她往干透的水泥板上重新浇水,桑永景满头雾水:“榆儿,这板不
第二百五十三章 你行你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