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都的初春,空气中还残留着冬日的寒意。北汉昭武帝吴权站在高大的城墙上,目光如炬地望向远方。他身后,典韦如铁塔般矗立,手握双戟,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城墙下,华歆正指挥着一队队士兵搬运粮草,吆喝声此起彼伏。
34;陛下,吴国使臣已经离开三日了。34;华歆登上城墙,恭敬地行礼道。
吴权微微颔首,手指轻轻敲击着城墙的砖石,34;联盟已成,接下来就看我们能否把握住这次机会了。34;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千钧之力。
一阵风吹过,卷起他深色的披风。吴权眯起眼睛,仿佛能看到千里之外又将燃起的战火。这场与吴国的联盟,是他深思熟虑后的决定。魏国虽已失去大片领土,但仍有豫、徐二州作为根基,若不趁势追击,恐有后患。
34;传令下去,34;吴权突然转身,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34;命征南将军张绣为西路军统帅,次子吴浩为参军,会同征西将军白善手下副将阎行率领的3万飞豹军,共计二十七万兵马,三日后启程攻打豫州颍川、陈国、梁国、沛国等郡。34;
34;遵命!34;华歆立刻躬身应道,随即快步走下城墙去传达命令。
与此同时,在城西军营中,张绣正擦拭着自己的长枪。枪尖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映照出他刚毅的面容。这位年过四十的将军,鬓角已有些斑白,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
34;将军,有圣旨到!34;亲兵匆匆跑入帐内。
张绣放下长枪,整了整衣冠走出营帐。听完使者宣读的圣旨后,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多年的征战生涯让他明白,这次又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若能一举攻下豫州,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又将上升一层。
34;传令各部,立即开始准备粮草兵器,三日后开拔!34;张绣的声音洪亮有力,回荡在整个军营上空。
而在军营的另一角,年轻的吴浩正独自坐在帐中,手中握着一卷兵书,却怎么也看不进去。作为次子,他深知父亲派自己随军出征的用意——既是历练,也是考验。
34;参军大人,您要的豫州地图送来了。34;侍卫轻声说道。
吴浩接过地图,缓缓展开。他的手指轻轻划过颍川、陈国等地名,眉头微蹙。这些陌生的地名即将成为战场,而他,已经经历过司州大战的皇子,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34;父亲...34;吴浩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不安,但很快被坚定所取代。他站起身,挺直腰板,34;备马,我要去见张将军。34;
与此同时,在青州济南郡的校场上,太史慈正操练着一队精锐骑兵。他身着轻甲,手持长弓,箭无虚发地射中百步之外的靶心。每一次弓弦震动,都引来士兵们的一片喝彩。
34;将军好箭法!34;副将由衷赞叹道。
太史慈收起长弓,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道:34;战场之上,一箭可定胜负。你们也要勤加练习,不可懈怠。34;
正说话间,一骑快马飞奔而来,传令兵翻身下马,单膝跪地:34;太史将军,陛下有令!34;
听完圣旨,太史慈眼中精光一闪。作为征东将军,他早已预料到会有这一天,但当真正接到命令时,心中仍不免激荡。三十万大军,攻打徐州四郡,这是何等重任!
34;传我军令,全军整备,三日后出征!34;太史慈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校场上的士兵们闻言,纷纷挺直腰板,眼中闪烁着战意。
回到营帐,太史慈立即召集众将议事。陛下委派的军师郭嘉早已在帐中等候,这位以智谋着称的谋士正悠闲地品着茶,见太史慈进来,只是微微点头示意。
34;郭军师,陛下命我等攻打徐州四郡,不知军师有何高见?34;太史慈开门见山地问道。
郭嘉放下茶杯,轻摇羽扇,慢条斯理地说:34;徐州地势复杂,琅琊多山,彭城临水。魏军必据险而守。我军当分兵两路,一路进攻琅琊,吸引敌军主力;另一路则秘密绕道,直取彭城...34;
太史慈认真听着,不时点头。与郭嘉共事多年,他深知这位军师的谋略之精妙。两人商议至深夜,终于敲定了初步作战计划。
次日清晨,三子吴雄接到任命为先锋的消息时,正在校场与士兵们比武。这位年轻气盛的皇子听到消息后,并不觉得惊讶,因为攻打青州的时候,他就是全军的先锋,他的跳跃式打法还获得了父皇的认可,这是何等的荣耀。
34;三殿下小心!34;副将连忙提醒。
吴雄哈哈大笑:34;无妨!待我上了战场,定要叫魏军再见识见识我北汉男儿的威风!34;他眼中闪烁着渴望建功立业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景象。
二人的对话引来了不远处赵云的目光。这位镇南将军缓步走来,银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34;战
第543章 吴汉伐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