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早晨集合时,她穿着崭新的登山靴,站在田埂上发号施令:34;同志们!我看了资料,咱们的青稞亩产已经达到150斤,但还不够!我的目标是——34;她举起三根手指,34;三百斤!34;
     全场鸦雀无声。
     沈墨忍不住开口:34;董主管,这里海拔4500米,永久冻土层距离地表只有40公分,能种活已经是奇迹……34;
     34;所以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嘛!34;董小姐打断她,转头问肖潇,34;我昨晚让你写的《高原增产十大举措》呢?34;
     肖潇赶紧掏出一沓稿纸,抑扬顿挫地念道:34;第一条,深翻冻土,打破耕作层限制;第二条,增施化肥,每亩不少于50公斤;第三条……34;
     34;等等!34;方稷一把夺过稿纸,34;冻土深翻会导致水分流失,化肥过量会烧苗,这些在平原都算常识——34;
     董小姐的笑容僵在脸上:34;方副主管,你是在质疑我的专业能力?34;
     小林在后面小声嘀咕:34;您有那玩意儿吗?34;
     34;主任,这儿脏!34;肖潇亦步亦趋地跟着,手里还端着个保温杯,34;您喝口茶……34;
     董雪没理他,径直走到方稷身边:34;怎么操作?34;
     方稷递给她一把小铲子:34;松土,取样,注意别伤到根。34;
     接下来的场景让所有人目瞪口呆,董雪跪在泥地里,红丝巾沾满泥土,指甲缝里塞满黑泥,却精准地挖出了三株完整的苗系。
     34;根系比昨天观测的又长了2厘米。34;她抬头时,脸上蹭了道泥印子,34;方技术员,你们的菌肥起效了。34;
     沈墨的眼神变了,直接呵斥她别动。
     肖潇却对田间工作毫无兴趣。
     他整天逮到机会就围着沈墨转,不是34;不小心34;碰到她的手,就是34;恰好34;带了上海大白兔奶糖。
     34;沈技术员,34;他又一次堵在实验室门口,34;听说你父亲是浙大教授?我叔叔在教育部……34;
     沈墨冷冷打断:34;你叔叔要是真厉害,怎么把你塞来当跟班?34;
     肖潇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突然压低声音:34;你以为董雪真懂农业?她家是……34;
     董雪的到来像一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水潭。
     她不住集体帐篷,而是让人连夜搭了个带取暖设备的专用营房;她不吃大锅饭,每天有专门的炊事员给她开小灶;最离谱的是,她居然带了台进口的录音机,整天放着一些国外的音乐,在高原上显得格外突兀。
     34;这哪是来搞科研的?34;小林蹲在田埂边愤愤地拔着草,34;分明是来度假的!34;
     沈墨正在记录数据,头也不抬:34;少说两句,让人听见不好。34;
     34;听见怎么了?34;小林压低声音,心中愤愤不平,真不知道这样的人是怎么能当项目负责人的,34;她连最基本的种子都分不清,昨天居然问我39;为什么麦穗是垂下来的,是不是生病了39;!34;
     不远处,董雪的私人秘书肖潇正朝这边张望。这个油头粉面的年轻人整天围着董雪转,但眼神总往沈墨身上瞟。
     34;沈技术员,34;他突然凑过来,手里捧着个铁皮饭盒,34;董同志让我给你送点水果罐头,说是……慰问一线科研人员。34;
     沈墨看都没看:34;放那边吧,我们手脏。34;
     肖潇讪讪地放下饭盒,却不肯走:34;其实……我有些技术问题想请教……34;
     34;问领导董同志去吧。34;小林翻了个白眼,34;她不是项目主管吗?34;
     晚上,方稷用试验站的摇把电话接通了北京。
     34;部长,董雪必须留在这里吗?34;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周部长的声音透着疲惫:34;

第89章 朱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