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稷眉头微蹙。他清楚地记得,在自己魂穿来这里当时的时代,这个实验最终被证实是场乌龙,所谓的高产不过是电线杆上鸟群栖息带来的粪便肥田效应,并且被民众各种演绎。
34;陈教授,34;方稷斟酌着词句,34;有没有考虑过其他可能?比如...鸟类活动?34;
陈教授的笑容僵了一瞬:34;老方啊,你这是...?34;他突然压低声音,34;我们做了严谨的对照实验,排除了施肥差异。34;
方稷正要再说什么,走廊另一端传来几声轻笑。几位研究员站在茶水间门口,意味深长地朝这边张望。方稷听见零星的议论飘过来:34;...自己拿了抗旱课题...见不得别人好...34;
陈教授的脸色变得不太自然:34;老方,科学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嘛。34;
这时部长办公室的门开了,秘书探头出来:34;方副司长,部长请您进去。34;
方稷将文件还给陈教授,转身进了周部长屋里。
34;周部长,这是我们在淅川县近半年的成果汇报。34;方稷将资料双手递上,声音沉稳有力。
周部长接过文件,眼镜片上反射着窗外的阳光:34;坐,坐下说。我看了你每个月寄回来的月度进度,很详细,你们辛苦了。听说淅川那边配合度很高啊?34;
方稷端正地坐在沙发上,背挺得笔直:34;是的。乡亲们都很积极,现在有六个乡设立了试验点。34;
方稷翻开第一份报告:34;首先是抗旱品种的区域适应性。通过在不同地貌的六个乡设立试验点,我们发现39;陇旱1号39;在丘陵地区的表现最为突出,亩产达到380斤,比其他品种增产17%。34;
周部长的眉毛扬了起来:34;哦?这个增产幅度可不小。34;
34;是的。34;方稷翻开第二页,上面贴着一张张田间照片,34;但更关键的是我们摸索出了一套配套栽培技术。34;
他指着图表解释道:34;针对不同土壤条件,我们调整了播种密度和施肥方案。比如在盐碱地王屯,采用39;深沟浅播39;的方法,配合腐殖酸改良,出苗率提高了24%。34;
周部长摘下眼镜,仔细端详着数据:34;这个发现很有价值。北方盐碱地面积大,要是能推广......34;
34;已经在做了。34;方稷接过话头,34;我们培训了当地42名农技骨干,建立了三级示范户体系。34;他展示出一张手绘的推广网络图,34;现在已经有200多户农民开始试种。34;
34;好!34;周部长拍了下桌子,34;经费使用情况呢?34;
方稷从容地翻开财务报告:34;总经费15万元,实际支出13.8万,结余部分我们购置了十台测墒仪留给当地农技站。34;他顿了顿,34;这是详细开支清单,每一笔都有据可查。34;
周部长满意地点点头,34;你啊!就是报喜不报忧,一定很辛苦吧?34;
方稷笑了笑,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34;值得。现在六个示范乡的农户都学会了测土选种,懂得按方施肥。这比什么都强。34;
第155章 科学只能被证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