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业部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十几位领导围坐在长桌前,桌上摊着几十封来自各国农业部门的信函。
34;美国、加拿大、日本、苏联...34;周部长一一点着信封,34;连澳大利亚都来打听我们的39;丹江一号39;。34;他拿起一封烫金边的信函,34;英国皇家学会甚至提出用他们的优质牧草种质资源交换。34;
分管外事的李副部长推了推眼镜:34;根据情报,加拿大已经派了商业间谍在三亚活动。与其让他们偷偷摸摸,不如...34;
34;光明正大地请他们来看!34;农科院院长突然拍板,34;在西安办个国际研讨会,把主动权握在手里。34;
邀请函发往各国后,国际农业界炸开了锅。
日本农林省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育种专家山本一郎盯着邀请函上的34;染色体工程34;四个字,额头渗出冷汗:34;中国人什么时候突破了远缘杂交障碍?34;
华盛顿,美国农业部,约翰逊博士将烫金邀请函重重拍在桌上:34;中国人居然要开染色体工程会议?他们才研究几年!34;他盯着函件。34;订机票,我要亲自看看这些数据是不是造假。订最早航班!带足美金!34;
助理为难的说:34;可签证...34;
34;走外交通道!没看见邀请函盖着中国科学院的红章吗?34;
加拿大农业部的史密斯博士在办公室大发雷霆:34;他们竟敢用正式外交渠道发邀请?这是赤裸裸的炫耀!34;但下一秒就拨通了秘书电话:34;给我订去西安的机票,要最快的航班。34;
最戏剧性的是苏联代表团的反应。当克格勃特工将邀请函放在列昂尼德院士桌上时,这位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竟激动得打翻了伏特加:34;立刻联系中国使馆!我们要带西伯利亚寒地小麦的样本去交流!34;
几天后会议正式开始。
西安人民大厦礼堂内,第一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会会议正在举行。
会场上方悬挂着中英文对照的横幅,台下座无虚席。方稷作为中方首席专家坐在主席台上,身旁是周部长和几位农科院领导。
铁柱穿着崭新的中山装,站在会场后排警戒,眼睛却一直盯着那几个加拿大代表,史密斯和他的团队正低声交谈,时不时往主席台瞟一眼,眼神里带着审视和怀疑。
会议开始,美国代表约翰逊第一个举手发言:34;中国在染色体工程领域起步较晚,请问贵方如何证明39;蓝粒标记系统39;的真实性?是否有第三方验证?34;
会场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方稷身上。
方稷微微一笑,示意工作人员打开投影仪:34;请各位看大屏幕。34;
屏幕上显示出清晰的显微照片,蓝色胚乳小麦的染色体被特殊染色,一条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闪着荧光标记。
会议上方稷的报告做的堪称完美。
午餐时,各国代表在宴会厅用餐。加拿大代表史密斯34;恰好34;坐在冯知微旁边。
34;冯女士,34;史密斯用流利的中文搭话,34;听说您负责分子标记工作?我们实验室最新研发的基因测序仪,就特别需要您这样的优秀人才,一定会给您最高待遇的。34;
34;您知道的,34;史密斯压低声音,34;加拿大的科研环境...设备都是最新型号的Illumina,经费上不封顶。34;他意有所指地看了眼冯知微洗得发白的衬衫袖口,34;不像这里...34;
邻桌的代表突然咳嗽起来,似乎被这句话呛到了。
冯知微慢条斯理地摘下眼镜擦拭:34;史密斯先生去年发表过《中国农业技术抄袭论》吧?34;她突然大声的用英语反问,34;怎么现在要39;抄袭39;中国科学家了?34;
正要辩解,一个黑影笼罩过来,铁柱不知何时站在了他们身后,手里端着垒成小山的肉夹馍。
34;冯技术员!34;他故意大声嚷嚷,34;您要的杂交小麦全麦粉馍馍!34;油纸包34;不小心34;擦过史密斯西装前襟,留下道油渍。
34;哎呀!
第204章 科学不需要粉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