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三亚的晚风带着椰林的清香,轻轻拂过育种基地的小院。
张地马在院子里支起一张大圆桌,桌上摆满了海南特色菜,白切文昌鸡油亮诱人,清蒸石斑鱼鲜香扑鼻,还有一盆冒着热气的莲藕排骨汤。几盏防风灯挂在葡萄架上,暖黄的光晕笼罩着围坐在一起的众人。
34;来,都别客气!34;张地马用围裙擦着手,招呼大家入座,34;今天这顿可是用了真功夫,鸡汤炖了整整六个钟头。34;
铁柱第一个冲到桌前,鼻子使劲嗅了嗅:34;香!真香!我爹的手艺比无名居国宴的厨师还厉害!34;
郑怀山笑着给每人面前的茶杯斟满清茶:34;两位女士不喝酒,咱们今晚以茶代酒。34;
方稷拄着拐杖慢慢坐下,环视着满桌的笑脸。
郑炫荣和李春旭坐在他对面,两位女科学家褪去了工作时的严肃,眼角眉梢都带着轻松的笑意。
冯知微正在帮郑国栋摆餐具。
34;我提议,34;方稷举起茶杯,茶汤在灯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34;敬我们的巾帼英雄!没有郑工和李教授的专业指导,播种机不会进展这么顺利。34;
郑炫荣的脸一下子红了,她推了推眼镜,连连摆手:34;方老师言重了。这是大家共同的成果,要说功劳,您的设计是首功!铁柱每天扛着机器来回调试,冯博士记录的数据那么详尽,还有郑老提供的那些实用建议......34;
34;就是!34;李春旭接过话茬,浓重的东北口音里带着笑意,34;咱就是锦上添花。方老师这设计理念才是真厉害,真正懂农民需要啥。34;她说着夹了块鸡肉,满足地眯起眼睛,34;这鸡肉炖得真入味!34;
铁柱正狼吞虎咽地扒着饭,闻言抬起头:34;李教授,您不知道,方老师为了设计这个播种机,画了整整一大本草图呢!34;他用手比划着,34;有这么厚!34;
众人笑作一团。郑怀山给张地马夹了块鱼腹肉:34;老张,你也多吃点,这些天辛苦你了。34;
夜风渐凉,葡萄叶在头顶沙沙作响。李春旭突然放下筷子,若有所思地说:34;其实我有个想法。咱们应该给这台机器起个正式名字,总不能老是39;那个播种机39;地叫吧?34;
铁柱一听就来了精神,一拍大腿:34;就叫39;方稷号39;怎么样?多气派!34;
34;胡闹!34;方稷急得直摆手,差点打翻茶杯,34;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怎么能用我一个人的名字?34;
郑怀山捋着花白的胡子,眼睛在灯光下闪着睿智的光:34;我看叫39;惠民一号39;吧,取39;惠及农民39;之意。这机器本就是为了让乡亲们少受点累。34;
34;好名字!34;冯知微第一个赞同,34;简单好记,又点明了初衷。34;
郑炫荣细细品味着这个名字,点点头:34;39;惠民39;二字既朴实又大气,很贴切。34;
34;就这么定了!34;李春旭举起茶杯,34;来,为我们39;惠民号39;干杯!34;
34;干杯!34;众人的茶杯在空中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方稷望着眼前这一幕,心中百感交集。
灯光下,每个人的笑脸都那么生动,郑炫荣眼角的皱纹里藏着智慧,李春旭爽朗的笑容中带着坚韧,铁柱憨厚的面容写满热情,冯知微温婉的眉宇间透着执着。这台小小的播种机,承载着太多人的心血与期望。
夜渐深,但谁都不愿离席。
郑炫荣和李春旭讨论着下一步的改进方案,时不时在餐巾纸上画个简图。方稷和郑怀山坐在一旁,看着满院子的欢声笑语,两位老人的眼中都闪着欣慰的泪光。
第223章 生生不息的希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