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警官追上来:34;方教授,我送您回去吧...我向您保证,我绝对不会违反规定,扣押任何一个老百姓。34;
34;不必了。34;方稷头也不回。
走出信访办大门,炽热的阳光扑面而来。方稷站在台阶上,望着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方稷反而觉得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悲鸣。
当天下午,市委召开紧急会议。晚上七点的本地新闻播报:34;今日,我市对信访工作作风问题进行专项整治,涉事干部已被停职检查...34;
而此时的方稷,正在郑怀山家里,和两位老人一起吹着电扇,吃着西瓜。电视里传来播音员的声音:34;...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34;
郑怀山笑着递给方稷一块西瓜:34;老方,你今天可是为民除害了。34;
方稷摇摇头,自嘲式的一笑:34;今天要不是仗着这方教授的身份,不知道要不要被他们教育一通,让我做个安安分分的良民呢。这么快的处理结果,我反而觉得可悲,这世界无权,不闹就办不了事情吗?34;
张地马吐出一颗西瓜籽,叹了口气:34;你说得对。可胳膊拧不过大腿,谁不是这么熬过来的?34;
电视里的新闻还在继续播放,但三人的注意力都不在那上面。
郑怀山家的老式座钟发出沉闷的报时声,像是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方稷握西瓜的手紧了紧,汁水顺着指缝滴落。
34;现在好歹能报警,能投诉。34;张地马苦笑着摇头,34;虽然...唉。34;
窗外,晚霞染红了半边天。方稷望着那绚丽的色彩,突然站起身:34;不行,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34;
34;方稷你要干嘛?34;
方稷从郑怀山家的抽屉里找出几张信纸,老式的格子纸已经泛黄,但依然平整。他拧开钢笔,笔尖悬在纸面上方,突然停住了。
34;怎么了?34;郑怀山递来一杯浓茶。
方稷摇摇头,抿了一口苦涩的茶汤:34;我在想,这封信该怎么写。34;
窗外的蝉鸣突然安静下来,仿佛也在等待他的下笔。钢笔尖终于落在纸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34;尊敬的纪检委领导: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业科研工作者。今日在信访办的遭遇,让我彻夜难眠。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千千万万可能遭遇同样对待的老百姓...34;
写到第三页时,方稷的笔迹开始颤抖。他详细记录了从进门登记到被威胁报警的全过程,甚至画出了信访办的平面图,标注每个刁难群众和和稀泥的环节。
郑怀山在一旁看得直咂舌:34;老方,你这写得也太细了吧...34;
34;就是要细。34;方稷摘下眼镜擦了擦,34;让纪检委的同志一看就明白,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整套39;对付老百姓39;的流程。34;
方稷小心地将八页信纸叠好,装进信封。在封口处,他犹豫片刻,又补上一行小字:34;实名举报,此信可公开34;。
第二天清晨,方稷亲自来到市纪委大楼。与信访办不同,这里的保安见他年纪大,主动上前搀扶:34;老人家,您找哪个部门?我带您去。34;
接待室里,一位年轻的女干部双手接过信封:34;您放心,我们一定认真调查,如果属实我们会在15个工作日内给您答复。34;
一周后,这封信引发的风暴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先是市纪委通报批评了12名信访干部,接着省委巡视组进驻开展作风整顿。最令人意外的是,《民声日报》在头版刊登了方稷来信的节选,配发的评论员文章标题赫然是:《破除34;门难进34;背后的官僚主义堡垒》。
三亚的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议论这件事。早餐店里,一个卖菜的大妈拍着桌子说:34;早该整治了!上次我去办个证明,跑了四趟!34;
而此时的方稷,却回到了试验田里。他蹲在田埂上,仔细检查着新培育的抗旱稻种。铁柱匆匆跑来:34;方老师!市委刘秘书长来了,说想见您!34;
方稷头也不抬:34;告诉他,我正在工作。老百姓的事,该找哪个部门就找哪个部门去。34;
远处,刘秘书长的车停在试验站门口,却没人敢进来打扰。烈日下,方稷的身影在稻田里显得格外渺小,又格外高大。
那天晚上,郑怀山家的电视里播放着新闻:信访系统开展作风大整顿,多地出台便民措施...
&n
第255章 矫枉过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