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雷声滚过昆仑山脉时,惊鸿阁的守脉树抽出了第一缕新芽。
林晚棠坐在廊下的藤椅上,看着林念蹲在树坑边,用小铲子给幼苗培土。七岁的小丫头穿着新做的青布袄,袖口绣着半朵桃花,是林溯按镜灵学堂的旧例给她缝的。“奶奶你看,芽尖是粉的!”她举着沾着泥土的小手,掌心躺着一片刚脱落的种皮,“萧爷爷说这叫‘脉息初醒,是地脉在跟我们打招呼呢。”
林晚棠接过种皮,指尖触到上面细密的纹路,像极了三十年前她在归墟见过的时空镜碎片。那时的镜碎片带着冰冷的混沌气息,而这片种皮却暖融融的,沾着阳光和泥土的味道——原来时光真的会把锋利磨成温柔,把对抗酿成共生。
“阿石带漠北的孩子们来了。”谢云舟的声音从月亮门传来,他身后跟着十几个穿着羊皮袄的少年,每个人手里都捧着一个布包,里面裹着漠北的黑土。“牧民们说这土养根,让孩子们带来混在守脉树的培养土里,也算南北地脉交个朋友。”
阿石如今已是镜灵学堂的正式教习,腰间的令牌磨得发亮,却依旧改不了憨厚的性子。“师父,我们在路上遇到了巫族的祭司,”他挠着头把布包递给林溯,“她说这黑土里掺了共生蛊的卵,能跟着地脉走,哪里的幼苗长得弱,就往哪里聚。”
林溯解开布包,黑土中果然有几粒米大的白卵,在阳光下微微颤动。她笑着往培养土里掺了一把:“去年江南的守脉树总闹虫害,有了这蛊虫,正好让它们当‘小护卫。”
午后的阳光穿过守脉树的枝桠,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萧逸尘带着几个弟子在调试新制的“脉息仪”,铜制的圆盘上刻着七大地脉的刻度,指针随着地脉的波动轻轻摇晃。“今年的地脉频率比往年稳,”他眯眼盯着指针,“连昆仑裂隙的余震都少了三成,这都是孩子们的功劳。”
他口中的“孩子们”,是去年从漠北、江南、东海招来的新弟子。这些孩子大多是守脉树的“常客”——有的跟着牧民给树浇水,有的帮着渔民记录潮汐对树根的影响,还有的像林念一样,从小就把守护地脉当成游戏。此刻他们正围着沙盘,用阿石带来的黑土堆出小小的昆仑山脉,嘴里念叨着新编的口诀:“北土沉,南土软,混在一起根不浅……”
“林阁主,佛窟的小沙弥送经卷来了。”冷轩的声音带着笑意,他手里捧着一个檀香木盒,里面装着一卷手抄的《共生经》,“是无尘大师的徒孙抄的,说要挂在守脉树的枝干上,让经文跟着树一起长。”
林晚棠展开经卷,上面的字迹稚气未脱,却一笔一划透着认真。经卷末尾画着一棵歪歪扭扭的守脉树,树下有个小沙弥在浇水,旁边写着:“树长一寸,经深一分。”她突然想起无尘大师圆寂前的话:“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我们在守脉树下悟守护,本是一样的道理。”
三日后,七大门派的春日会在共生台举行。
台子四周新栽的守脉树都挂上了经卷,风过时,经文的边角与树叶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像在低声诵经。蓬莱少主敖屿带来了东海的珍珠粉,说掺在肥料里能让树皮更坚韧;青阳门的掌门提着新酿的梅子酒,要给每棵树苗浇上一点,“让它们也尝尝江南的春天”;
第322章 春归守脉树与江湖新生的细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