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董远方从不是会被外界的杂音绊住脚步的人。
     省里那些带着审视的质疑,京都大院里老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谈,于他而言,不过是穿窗而过的风声,掠过耳畔时或许会引起一丝微澜,却绝不会在心头留下半分滞涩。
     他的世界里,眼下铺陈开的,是远比这些议论更实在、更迫切的千头万绪。
     办公桌上的记事本像一幅密集的作战地图,密密麻麻的字迹间,每项工作都被仔细标注了轻重缓急的记号,红的星号、蓝的三角、黑的波浪线,无声地诉说着任务的紧迫。
     高铁站和机场的选址团队已先后进驻道口县,虽说日常对接由沈佳慧县长主抓,但那些关乎项目根基的重要接待,那些能决定项目走向的关键沟通,他始终坚持亲自到场。
     这两个项目就像道口县未来的两条腿,一步踏错都可能影响全局,容不得丝毫轻慢。
     记事本上的下一项被圈了个醒目的红圈 —— 赴朝阳市委汇报人事调整方案。
     道口县三个常委与两个副县的人事变动,早已在他心中盘桓多日,初步方案虽已敲定,但必须尽快征得朱元鹏书记的支持与批复。
     他深知,人事是推动工作的齿轮,早一天让齿轮咬合到位,全县的运转就能早一天驶入正轨。
     食品产业园的招商工作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期,几家意向浓厚的大型食品企业已放出考察的消息。
     他对着记事本上 “配套设施细化”“优惠政策完善” 这两条,又添了几笔补充。
     虽然这项工作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白利军主盯,项南也找好了专业的职业经理人负责园区投资开发公司。
     公司开业那天,董远方和沈佳慧并肩为红绸剪彩时,空气中弥漫的期待与憧憬,但越是关键节点,越要确保每个细节都严丝合缝。
     酒厂的建设进度也被他用荧光笔涂了重点。
     肖林与省农发行对接的 2000 万专项贷款,是酒厂从图纸走向现实的关键一步,贷款一到位,建厂地面上施工、生产设备采购就能马不停蹄地跟上,这件事才算真正落了地。
     投资公司的规划更是牵动着后续发展的神经。
     他在 “投资公司” 

第654章 冲锋陷阵的战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