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9章 白驹过隙[1/2页]

为怨 君寄春灯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师的名号像是雨后疯长的春笋,在大地间冒出了头。
     人间的怨灵有增无减,大家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产生了怀疑,认为季屿打着他们看不见的信息差招摇撞骗。
     被怀疑是正常的,解释不如让他们亲眼见证。
     怨灵们咻的一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他们惊奇的揉了揉眼睛,一段时间后又看不见。
     想要一直能看见就必须借助季屿的显灵符,他借此机会打开了全新的局面。
     季屿在纸上写写算算,他活了这么久,省吃俭用也攒了一笔钱,足够开一间特别的道观。
     他没有留在开封,毕竟位于天子脚下,一举一动会被过度解读,季屿可不喜欢被人监视。
     长安的玄都观依旧屹立不倒,季屿不好意思和它抢饭碗。
     去岭南么?路途太远,那地方季屿人生地不熟的。
     他问了惊蛰的意见,在几个热门城市其中选址。
     “洛阳吧。这个季节,牡丹开了。”惊蛰想也没想,又是一年春。
     “你想去看牡丹?”季屿早有耳闻洛阳牡丹名满天下,却总是被身边的琐事绊住脚步。
     惊蛰摇摇头:“不是,只是有些感慨,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季屿听过它的故事,为它口中的少年唏嘘过:“那就去洛阳吧,正好我也想看看。”
     洛阳的牡丹园被重新修整过,伫立于天地间的是新花魁,姚黄色牡丹在风中纹丝不动,花瓣饱满。
     季屿的小道观就建立在离牡丹园不远处,惊蛰想看随时可以看,陪它赏花的人又多了一个。
     越来越多的人拜入季屿名下,师的队伍急剧扩大,传承的意义在此刻具象化。
     收徒——拜师——出师——扬名天下,季屿的道观不再是小道观,里面的香火源源不断,他桃李满天下。
     他没有垄断这一行业,允许大家开创自己的门派。
     随着师的普遍化,渐渐衍生出了各大门派世家。
     从孤身一人到如今百花齐放,季屿用了五十年的时间。
     某日。
     “咳咳咳!”季屿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他活了三百多年,即将油尽灯枯。
     最近的他太累了,人数越多越难控制,不少师根本是玷污了这个名号,不顾怨灵诉求大开杀戒。
     明明一切都按照他预想中的发展,为什么事态演变至无法干预的地步?
     “休息一下吧,你不适合熬夜。”惊蛰担忧地看着他。
     “我在寻求一个制衡他们的方法。”季屿手中还有底牌留着。
     “又困又累不适合思考。”惊蛰劝道:“总不能像皇帝一样集权管理,他们人数众多杂乱无章,很难统一他们的行为。”
     “我不要求他们全心全意听命于我,只是想让他们约束自己的行为。”季屿抹去嘴角咳出的血迹。
     在惊蛰的再三劝告之下他才依依不舍躺在床榻上,季屿望着房梁,他终于意识到自己老了,力不从心。
     如果现在不加以制止,引导他们走上正轨,师一行不会长久。
     他筹划了许久,推出新的举措——设立师协会,由协会派发任务,师不得私自行动,若是碰见了怨灵,必须上报协会,评定后方可行动。
     季屿这一举措动了不少门派的利益,协会的第一要求是将怨灵放在首位,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使用暴力手段。
     他这么做是为了弥补当年自己的一意孤行吧,惊蛰做好准备站在他身边,接下来有一场大战将至。
     不出意料,季屿遭到了不少人的口诛笔伐,他们自认为从季屿那里所学的足够应付怨灵,不必受他牵制。
     协会上线以来反响平平,少数小门小派通过协会获取怨灵的信息,大门派不屑一顾。
     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对季屿不利,他的身体素质每况愈下,撑不了太久。
     季屿伏在书桌前,时不时传来咳嗽声,他勉强撑着头,已如风中残烛。
     手中的笔微微颤抖,任墨水在白纸上横流。
     惊蛰能为他做点什么呢?它想起之前好像有人利用天象树立威信。
     曾经的它不屑一顾,现在的它如法炮制。
     “我有办法了。”惊蛰在他耳边轻语:“届时你用意念画符,然后我这样这样……”
     “可行吗?”意念画符是季屿最后的底牌,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放手一搏。
     “当然,不用点伎俩怎么能让大众信服呢?我们的作为不算私心,是为了让师的名号流传下去,让大家正确看待我们。”
     “你应该被人记住,不是么?”
     惊蛰言之凿凿,有理有据,它不想季屿的心血付之东流,到最后因他人的所作所为背上骂名。<

第139章 白驹过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