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梁帝纳闷沈追为何不在举荐名单内。
     “世家的子弟中难得有像沈追这样的人才。既然沈追现正主管着户部的政务,怎么尚书的人选中竟然没有人举荐他呢?”
     “呃,兴许是大家一时都没想到。”
     “呵呵,你这个老家伙一贯就喜欢和稀泥,你当朕傻子吗?想必他既不是东宫的人,也不是誉王的人吧。”
     “陛下,沈追出身尊贵,性情嘛要比一般人傲慢一些,平素爱办实事,不善交际,所以跟二位殿下走得确实不近。”
     梁帝对沈追的能力也是早有耳闻,出身名门却生性高傲,到现在也只是三品侍郎。梁帝立刻脑补了幕后原因。
     “即使如此,岂不正好啊。”
     自此沈追便在柳大人的和稀泥下成为户部尚书。
     ………
     【脑补帝】
     【琅琊榜第一和稀泥选手柳大人】
     【这便是柳大人的高明之处,只做提醒,从不表明态度。我觉得这样的人才是大智若愚。】
     ……
     此时的靖王和梅长苏感叹:
     “沈追实在有幸,得益于先生神鬼手
     “我远离朝局,六部诸事,一概不知道,倒让先生替我费心了。”
     “这份名单殿下先看看,若有不合之处,我们再议。”
     靖王选的那个主司是蔡荃。此时的蔡荃正受靖王指派到悬镜司接收庆国公案件的物证,而只为帝王爪牙的悬镜司一直是眼高于顶的存在。
     加上负责此案的是夏冬,他与靖王更是因为赤焰案十多年都没说过一句话,这次任务自然不会太容易完成。
     “靖王倒是托大,这么重的案子,只是让你这么一个小主司来拿物证,我悬镜司的门是这么好进的吗?”
     “夏大人此言差矣, 此案乃由靖王爷主审,一应物证的管理、移交、 鉴定和保存,本就应由我刑部负责。 且不说我的职级只比大人低半级,就算是个末流小官,只有主审的首令也能接收物证。”
     “你倒是口齿伶俐,靖王把你从哪挖出来的?”
     “大人所问与案情无关,恕下官不能回答。”
     在梅长苏的麒麟手段下,庆国公和户部娄之敬相继下线。梅长苏不断的创造机会,让靖王与沈追、蔡荃这样既有能力又不参与党争的纯臣相交,同时他又不鼓励警将他们过早的收为党羽。
     “先生这话倒与一般的谋士所言不同。”
     “越早有羽翼,便会越早引起太子和誉王的忌惮。殿下现在所需要的是纯臣,纯臣越多,权谋便越少。殿下想要守住真性情了,自然容易的多。”
     志同道合的人不用多言,也会走到一起。虚情假意的拉拢,不但靖王做不来,更容易适得其反
     靖王与太子和誉王不同,多年的放逐是一把双刃剑,让他失去圣心的同时,却能将兵权牢牢握住。
     而梅长苏恰到好处的出现,无疑又给了他夺嫡的入场券,并且上了一份双保险。
     靖王当年祁王的教导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文能提笔安天下,这不是一句空话。
     不然即使有梅长苏相助也无法在夺嫡中脱颖而出。这次主审庆国公案就是最好的证明。
     虽说前面已

第26章 沈追任户部尚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