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炎热天气不愿意离去的代名词。
虽然已经入秋,阳光下依旧炽热,滚滚热浪像是秋后的蚂蚱,虽然蹦不了几天,依旧在奋力蹦跶。
御林军大营经过几次扩建,面积扩大了十倍,无论是营房还是各种设施愈发完善,从中依稀能看出后世军营的影子。
干净整齐亮堂,被褥被叠成方方正正的豆腐块,洗漱用品摆放的整整齐齐。
骄阳下,一队队兵士站的笔直,他们正在接受检阅。
成军两年,御林军从最初的五万人发展到如今的四十万人,兵强马壮。
用一句将星如云谋士如雨来形容毫不过分,田旭写下一个个史书留名的名字,刘宏派人把他们一个个找来,加入到御林军之中。
除了马超、诸葛亮这些还没成年的毛头小子,但凡田旭能记住的名字的,都被他收拢到了手中。
两年时间,大汉经历了千年不曾有过的巨变,换个穿越者过来,一定会觉得自己走错了片场。
一条条笔直平坦的水泥路遍布大汉全境,将一座座城池连接成为整体。
一栋栋钢筋砖混结构的楼房拔地而起,大量的工厂如繁星一般星罗棋布,支撑起大汉基础的工业体系。
仅仅钢铁产量一项,增长就不止百倍,如今的大汉不仅是军用,民用方面也实现了钢铁自由。
公元182年大汉的钢铁产量已经大致追平了1880年约翰牛的水平,那时候的约翰牛是世界第一。
用不完,根本用不完。
造成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田旭提供的技术和设备,虽然在后世看来很落后,却远远先进于19世纪的水平,产量更大,效率更高。
除了钢铁产量,水泥和煤炭从无到有,甚至超过了19世界约翰牛的水平。
因为大汉有大量不要钱不怕牺牲的劳动力——战俘。
这些战俘是御林军的成果,来自漠北草原。
经过最初几个月的训练,御林军成军以后便将草原异族当成了磨刀石,强化自身战斗力的同时还起到一箭三雕的效果。
首先夺取大量的战马,建军之初,田旭计划中的御林军便是全骑兵,只是战马供应一直捉襟见肘。
自己手里没有,那该怎么办呢?答案只有一个字——抢!
草原上有着大量战马,抢异族田旭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多多益善。
随着工业化大发展,采矿业需要海量的劳动力,采矿的工作又苦又累,还存在着极大的危险性。
田旭可不舍得把大汉宝贵的人口糟蹋在这里,有战争就会有战俘,战俘可都是很棒的劳动力,扔到矿场上再合适不过。
于是乎,御林军在草原上横行无忌,不光抢马,人也不放过,修路采矿需要战俘去做。
伴随着御林军征伐的脚步,一个个部落消失在茫茫草原上,整块整块的空白区域从大汉边境向草原深处蔓延。
乌桓、鲜卑、匈奴、羌人先后成为御林军的刀下亡魂,北方异族的威胁为之一空。
几次征战,田旭都选择了随军出征,有他在,
第319章 强大的御林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