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5章 寻访名绣,制作绣品[1/2页]

【石矶】,重生都市 江东逸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警方就凭借这个举报抓人,逼问口供,并移送检察院起诉。但此时到案发已经过去了数年,哪里还有证据能留下来!这个案子就是只有口供,没有证据,反反复复,拖了好几年,先后两次法院判死刑被上级驳回,无罪释放又被抓回,后来改判了死缓,才勉强通过。”
     “这不会又是为了破案率搞的葫芦案吧?”
     “谁知道呢!”罗娟摇头,“受害者家属也是不断上访,要求破案。警方受到很大的压力,因而逮住一个嫌疑人就只想尽快结案。但是案子做的很不扎实,两次死刑判决被上级法院推翻,就是证明。然而,当地公检法三方都显得极不理智,嫌疑人头天刚被无罪释放,警方第二天又再次批捕,再次起诉,倒好像是在和上级法院赌气一般。后面的死缓判决更像是一种上下级司法机关的相互妥协,而非司法公正。”
     “大概是吧!总好过把人毙了,过几年又发现是个冤案。”
     把司老板扔在脑后,不再理会。石柳去姑苏、金陵,拜访姜萍介绍的手工刺绣名家,拿出自己买的大块素色丝绸方巾,上面石柳已经画上了符文,问刺绣大师能不能用素色的线把符文绣在方巾上,再用彩色的丝线绣图案把符文掩盖住。
     得到的答复都是:“当然可以,这没什么难度,问题是我们没时间,建议你去找那种生意不太好,人不太忙的绣坊,”
     连着问了几家,人家的订单都排到好几年后,连学徒都没时间为石柳做这种莫名其妙的绣品。
     “真是闲的闲死,忙的忙死!”石柳吐槽不已,“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那种闲的没活干的绣坊,恐怕也没能力在热闹的商业街租门店,若是开在偏僻的老街,甚至乡镇上,石柳也找不到。
     跑完了苏绣,又去湘省,寻访湘绣;蜀省寻访蜀绣……
     终于在蜀郡找到一家刺绣学校,校长也是位手工刺绣的非遗传承人,她同意让学生们拿石柳要求制作的绣品练手。
     “真是太谢谢你了,俞校长,”石柳真诚的表示感谢,除了支付报酬外,还表示要从自己的基金里拨一笔善款给刺绣学校,“俞校长,你上这个网页上点击这个‘民族传统文化扶持基金,进入后按要求填写就可以了,每年有二十万欧元的文化扶持金,如果有什么特别的文化项目,比如挖掘、恢复失传的传统技艺什么的,还可以申请临时项目资助金。我这个基金主旨就是支持文化事业的,每年固定要花至少一百万欧元,才能免税,不用白不用。”
     “石小姐,你年纪轻轻的,就这么有钱,还这么热心公益,真是年少有为啊!”俞校长是个六十多快七十的老太太,因为年轻时常年伏案刺绣,手指、手腕都患有严重的关节疾病,视力也极差,所以现在已经把绣坊交给孩子,自己就开办了个刺绣学校,教学生。
     “俞校长,我可不可以把这些刺

第295章 寻访名绣,制作绣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