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章 四方街会[1/2页]

衣冠谋冢 欧阳少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黔陵的动荡虽以雷霆手段平息,但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无形的紧绷。新土司龚统政深知,要稳固人心,光靠铁腕与父亲的遗命还不够。他采纳了穆之的建议,在府城最繁华的“四方街”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安抚市集,并宣布减免赋税三月。这既是新政的亮相,也是让惊魂未定的百姓重拾生活气息的良机。
     四方街顿时成了沸腾的海洋,与土司府肃杀的气氛截然不同。
     银光璀璨:街道两旁支起无数竹棚摊位。最耀眼的莫过于苗家银饰摊子。匠人们当街敲打,小锤落在银片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当”声,火星四溅。成排的项圈粗如儿臂,上面錾刻着繁复的鸟兽图腾;巨大的耳环垂至肩头,走起路来环佩叮咚;头冠上高耸的银角如同展翅欲飞的凤凰,镶嵌着绿松石和红玛瑙。女人们无论老少,皆盛装出席,身上银饰少则几斤,多则十几斤,走动间银光闪耀,叮咚作响,形成一道流动的璀璨星河。
     空气中混合着各种奇异的气味。草药摊前堆满了形态古怪的根茎、晒干的毒虫、颜色鲜艳的菌子。摊主多是经验丰富的老“巫医”,操着难懂的土语,向人兜售着能“驱邪避瘴”、“强筋健骨”甚至“情蛊定心”的秘药。浓烈的药草味与旁边小吃摊传来的酸汤、烤豆腐、竹筒饭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形成南疆特有的市井烟火。
     市集一角,几棵高大的榕树下,成了天然的“歌圩”。青年男女隔着人群,用嘹亮或婉转的苗歌对唱。歌词即兴而作,或赞美对方,或倾诉情意,或调侃生活。歌声清越悠扬,穿透嘈杂的人声,引得路人驻足会心一笑。这是黔陵人表达情感最直接也最浪漫的方式。几个头戴傩面、动作夸张的民间艺人,则在街心表演着简化的傩戏杂耍,引来阵阵喝彩,试图洗刷不久前那场血祭带来的阴霾。
     集市上也多了不少汉人商贩的身影,售卖着盐巴、铁器、布匹和精巧的瓷器。苗人用山货、药材与他们交换,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经历剧变的黔陵,正以一种略显生涩却充满活力的姿态,尝试着“改土归流”背景下的初步交融。龚统政在亲卫陪同下低调巡市,看着这热闹景象,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宽慰。
     穆之一行人也换了便装,行走在熙攘的人群中。一方面体察民情,另一方面也是紧绷神经后的短暂放松。慕婉儿饶有兴致地在草药摊前流连,不时与摊主交流几句;东野轩警惕地扫视四周,魁梧的身躯在人群中如同礁石;阿月则安静地跟在穆之身侧,纯黑的眼眸平静地观察着一切,仿佛喧嚣与她无关。
     在一个生意格外兴隆的银饰摊前,穆之停步,目光被一枚造型古朴奇特的蝴蝶扣吸引。这银扣不大,却雕工精湛,蝴蝶翅膀薄如蝉翼,上面细密地錾刻着藤蔓花纹,花心处镶嵌着极小的蓝宝石,在阳光下折射出梦幻的光泽。它在一堆粗犷豪放的饰品中显得格外清雅别致。
     就在他欲拿起细看时,一只白皙纤细的手几乎同时伸向了那枚银扣!
     “哎呀!”
     一声清脆的低呼。
     穆之抬眼,撞进一双清澈明亮、带着些许惊讶和好奇的眼眸中。手的主人是一位穿着简单苗布衣裙的少女,容颜明媚如初升的朝阳,与周围浓烈的色彩相比,有种清水芙蓉般的灵动。她发间只簪着一朵不知名的山花,颈间挂着一串小巧的银铃,正是圣女渊彩。她身旁站着一位气息沉静、面容慈和的老妪尤拉。
     渊彩显然也没料到会与人同时看中一件东西,微微一怔。她看着穆之,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非但没有缩回手,反而大大方方地拿起那枚银蝶扣,在指尖把玩,歪着头,用带着独特韵律的官话问道:“这位阿哥,你也喜欢它?”
     她的目光清澈直接,带着一种未经世俗沾染的天真,却又隐隐有种洞悉人心的敏锐。穆之瞬间便认出了她——那日在土司府混乱中,曾惊鸿一瞥的林中少女!他心中警铃微作,面上却不动声

第12章 四方街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