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1章 卢生从德不对眼[1/2页]

北宋大药商 杏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一番讨价还价,呼延静婉成功的把一千三砍价砍到一百两,这才满意的点点头,拍拍刘从德的肩膀:“你小子可以啊,这事办的不孬!”
     “婉儿见笑了!”说话他还羞涩一下,卢生见他表情不对头啊,这是有情况啊!看这小子是越看越不顺眼!
     呼延静婉倒似乎习以为常,拍了拍刘从德的头,一副大姐大的姿态,笑道:“你现在挺能耐啊,听说你这才入仕几年,这都当上知州了?有什么秘诀啊?”
     刘从德看看外面,大庭广众的,他面子有些抹不开,小声对呼延静婉说道:“走走走,我们进去说,这秘诀是有的,不能让外人听了去。”
     卢生嘀咕:“搁这儿哄小孩呢!他能有什么秘诀?最大的秘诀就是有个太后“姑妈”撑腰呗!明明是个二世祖,却还想立功德牌坊!”
     其实吧,太后刘娥也不是他姑妈,而是他的……这词还真不好找,也不能叫“后妈”,就叫“前妈”吧!
     何谓“前妈”?
     刘从德他爹“刘美”,那可不是太后的什么哥哥,而是太后的前夫!
     这事说起来是不是不可思议?要不是正史记载,都没有人敢相信。
     刘美本名叫“龚美”是一个银匠,年轻时候就娶了刘娥,两人因蜀地战乱,生计艰难,辗转去了汴京谋生,龚美生意失败,就把刘娥卖入襄王府。
     这襄王“赵恒”后来就当了皇帝,就是宋真宗!
     刘娥虽然被卖,但也不恨龚美,想必当初也是生活所迫,你情我愿的。她得势之后,以“无族人”为由,认龚美为兄,改姓刘,并授官职。
     所以,刘从德实际上是太后“前夫哥”的儿子,这关系……是相当惊人啊。
     而这些往事,可能连刘从德自己都不知道,只当刘娥是自己的“亲姑母”。
     ……
     大家在茶室落座,这“发小”间的私下聚会,刘从德话就多了起来:“我这当官还真有秘诀,我的秘诀就是不说话!我发现,只要当官的别瞎捣乱,靠着老百姓自己玩,他们就能过得衣食无忧。”
     呼延静婉揪着他耳朵:“那之前赶走城内乞丐的事情是你做的吗?这难道不是瞎捣乱?”
     刘从德有些慌乱,有了些少年姿态:“你也知道的,我打小就这毛病,见不得太脏乱,但这事不能都怪我,我就进城的时候说了一句:‘这些乞丐有碍观瞻。谁知道就一句话的事,下面的人就搞这么大阵仗,把乞丐都赶走了。”
     呼延静婉点点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么说我还冤枉你了?”
     刘从德给大家都倒上茶,就像普通朋友一般:“反正说这一句话,我是长了教训了,这官员有了权利,能不说话,最好别说话。一句话没说明白,下面的人就能搞出大乱子。”
     呼延静婉赞许的看着刘从德,似乎还挺欣赏他。
     卢生喝着茶都是酸的,仿佛五脏六腑都被醋给腌起来了。
     刘从德呢,见呼延静婉很感兴趣,就继续眉飞色舞吹牛逼:“我之前在相州,有个知县不知道脑袋抽什么风!亲自下田带着老百姓种中药材白芨(图),说是白芨值钱,比种粮食强,能带着大家过好日子!结果白芨种出来了,价格暴跌,卖出去还不够人工钱,那个县直接闹了饥荒。”
     他悠然自得的喝了一口茶:“我到任后,直接把那县官员都给撤了,就留了个捕头缉拿盗匪,维护治安。这一忙就把这事给忘了,也没派新的官员过去!”
     “那不是更糟糕了?”
     “哪能啊!第二年,一个县粮食大丰收,百姓这才过上了好日子,太后亲自颁下懿旨,表彰我政绩斐然,我这才右迁到了亳州……”
     呼延静婉竟然莞尔一笑:“可以啊,你小子!”
     ……
     见二人相谈甚欢,卢生又插不进去嘴,给大姊递眼神,大姊却一直啃着桌上的南瓜子,只要是卢生家的东西,她都吃得都挺带劲的。
     不行,看着两人聊越聊越热络,卢生看不下去了:“刘大人,远道而来,既然来了医馆,我这也没什么好招待的,我请你看个病吧!”
     这有请客吃饭的,有请客喝酒的,或者请人逛青楼的,这请人看病倒是稀奇。
     卢生阴阳怪气的,继续蛊惑道:“刘大人,你看

第291章 卢生从德不对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