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切尘埃落定后,翊京的日子渐渐沉入一种难得的平静。
     自从曹操流放交州后,天下局势渐稳,朝堂内外一片祥和,连往日堆积如山的军报政务都少了许多。
     然而,这份平静未过多久,便被一份联名上表打破了沉寂。领衔的是尚书令荀彧,紧随其后的是侍中郭嘉、尚书仆射荀攸、廷尉钟繇等人。奏表中,列举了王镜这些年的功绩。
     从当年领兵平定四方叛乱,踏平那些割据一方的乱臣贼子,让动荡的疆域渐归一统;到执掌中枢后改革弊政,让百姓得以安生,国库日渐充盈,官场风气也为之一新。
     字字句句,都在强调“爵赏不足以酬其功,宜进公爵”。
     朝堂之上,刘协当即应允。
     “靖侯功高盖世、国之柱石,当特加殊礼,以彰元勋。”
     旨意既下,各项筹备立刻启动。
     进封公爵的舆服、仪制都需一一议定:从公爵专属的服饰纹样、车马仪仗,到受封时的礼制流程,每一处都要合乎规制,又要显出对“靖国公”的格外尊崇。
     荀彧奉旨主持此事,他素来严谨,连日来带着太常寺官员查阅典籍、反复商议,府衙之间的往来车马就没断过。
     荀攸一旁协助,仔细梳理流程细节,不敢有半点疏漏;郭嘉虽随性,也忙着协调各方,确保消息传递顺畅,让筹备之事稳步推进。
     一时间,王镜身边的人都像上了弦,各司其职,忙得脚不沾地。唯独她自己,成了这场忙碌里的闲人。
     公务暂由手下分担,她倒得了空,或是在府中庭院里沏茶读书,或是带着侍从在翊京街头漫步,看百姓安乐如常,偶尔还会停下听段街头弹唱。
     ……
     一日,朝会刚散,王镜回到府中,朝服还未换下,就见府里的侍女迎了上来,恭敬道:“主君,老夫人院里差人来请,说想请您过去叙叙话,一并用午膳呢。”
     王镜颔首应下,转身往母亲的院落走去。
     穿过回廊时,远远便听见一阵笑语。她脚步微顿,只见院中石桌旁,阿卓正被杨夫人和几个侍女团团围住,面前摆着好几碗热气腾腾的补汤。
     王镜走上前笑问:“这不是阿卓吗?怎么在这儿?”
     杨夫人见她来了,笑着解释:“阿卓姑娘说是来给你汇报些日常事务,刚巧路过被我拦下了。我给你炖了补汤,想着你们年轻人口味近,就让她先帮着尝尝咸淡,我这把老骨头,怕是摸不准你们的喜好了。”
     王镜这才注意到阿卓面前摆着一碗汤,她正低着头,脸颊微红,一勺一勺地喝着,动作有些拘谨,活像只被强行按在绣凳上的猎鹰。
     阿卓常年领兵作战,刺探情报时冷静果敢,可

第253章 多喝补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