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突如其来的巨响和闯入者,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块巨石!
所有目光,惊愕、疑惑、震怒、审视……瞬间聚焦在那闯入大殿、勒马于丹墀之下、一身风尘与肃杀的身影之上!
他衣袍染着暗红的血渍,发髻微散,腰间悬剑,眼神锐利如鹰隼,周身弥漫着未散的剑气与血腥气,与这金碧辉煌、秩序井然的朝堂格格不入。
死寂!
针落可闻!
“李白!”
李恪第一个反应过来,他猛地转身,脸上瞬间布满惊怒与难以置信,声音尖利得几乎破音,手指颤抖地指向李白:
“你好大的狗胆,竟敢持剑闯宫,惊扰圣驾,此乃谋逆大罪!
你仗着几分江湖虚名,就敢藐视国法,视我大唐朝廷如无物吗?!”
他猛地转向龙椅,噗通一声跪下,声音悲愤欲绝,带着哭腔:
“父皇!儿臣正要禀报!
据儿臣密查,此人狼子野心,勾结北离,泄露我北境布防。
朔方城一夜陷落,数万将士血染疆场,皆因此獠通敌卖国。
他今日闯宫,定是眼见阴谋败露,欲行刺王杀驾,祸乱朝纲。
请父皇速速下旨,将此逆贼拿下,凌迟处死,以正国法,以慰英灵!”
字字诛心,句句歹毒!
“哗——”
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韦氏一党的官员如同闻到血腥的鲨鱼,纷纷出列,义愤填膺:
“陛下!三殿下所言极是,这李白持械闯宫,形同叛逆!”
“朔方之败,定是此獠通敌所致,请陛下严惩!”
“此獠武功高强,留在殿上恐危及圣躬,请陛下速速将其格杀!”
群情汹汹,矛头直指李白,仿佛他已是十恶不赦的国贼!
清流大臣或惊疑不定,或面露忧色,却一时难以辩驳。
整个宣政殿,杀机弥漫,如同风暴中心。
皇帝的目光,如同两道冰冷的实质探针,从李恪涕泪交加的表演上移开,死死盯在李白那孤傲挺立的身影上。
龙袍下的胸膛微微起伏,一股令人窒息的恐怖威压缓缓弥漫开来,压得满殿官员几乎喘不过气。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如同寒冰坠地,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之力:
“李…白。”
“你,可知罪?”
面对千夫所指,面对帝王的滔天威压,李白挺直了脊梁,如同风雪中屹立的青松。
他无视李恪怨毒的目光和满殿的喧嚣,目光澄澈而沉痛,穿透那无形的压力,直直迎上龙椅之上那双深不可测的眼眸。
“陛下!”
李白的声音清朗,带着一种穿透嘈杂的奇异力量,清晰地响彻大殿。
“儿臣今日闯宫,非为私仇,更非谋逆,实乃国难当头,社稷倾危在即,不得不行此僭越之举。”
他猛地踏前一步,右手高高举起。
手中紧紧攥着的,是那半张边缘焦黑、浸透暗红血渍的羊皮纸。
是那封火漆封印完好的韦妃密信。
是那块泛黄、绣着狰狞雷鸟徽记的襁褓残片。
是那枚触手冰凉、鬼首蛇纹的玄蛇令牌。
“此乃昨夜,儿臣于太极宫西苑,废弃冷宫‘静思殿深处,寻获的铁证!”
 
第241章 血证撼龙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