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鹿野商队的便利程度已远超之前。
之前不管是大魏,还是蛮人地界,她都要偷偷摸摸地行事,采买和出手货物不敢大张旗鼓。
但如今,大魏北境一半都已是她的地盘,更不用说蛮人那里。
一回来,鹿野就按照之前计划的。把商队规模扩大了起码一倍。
太平村这边除了老人孩子,其余人但凡想做,她都给机会,日常经营也好,跟着跑商也好,总能安排个差事。
蛮人那边,则是按照在蛮人王都时的布置,让商队与各个部落的萨满都连上线,以后常见商品的出货就不再需要商队一个个兜售,直接运到各部落经销商,哦不,萨满那里即可。
有了权力开路,这一切都进展地顺利地不可思议。
于是鹿野回来朔方仅仅半个月,第一批商队就已经带回了一趟跑商的盈利。
这一趟,商队所带货物便多半出自那些主动向鹿野臣服投诚的城镇。
大魏这边常见的日常瓷器、粗布、粗茶等等,哪怕质量不错,但到底不是什么奇货可居的稀罕玩意儿,所以以前只能各城镇自产自销,但这些东西却又都是蛮人百姓日常所需却又没有的。
鹿野没想着靠这种生意赚大钱,卖给蛮人的价格都挺公道,还给各部落萨满制订了“建议零售价”,目的就是为了薄利多销。
于是果不其然,这些在大魏随处可见的商品,一到蛮人各部落,立刻被疯抢。
商队还没回来,鹿野这边就收到几个部落萨满催补货的信。
鹿野也不着急,依旧按部就班地逐渐扩大自己的商队。
很快,第一批去蛮人地界的商队回来,带回了少量金银和大量皮毛、药材、山货海货等。
大部分蛮人部落还处于以物易物的原始阶段,虽然有金银交易,但极少普通蛮人百姓有金银。
所以这趟的收获自然也多是各种货物。
货物好呀,货物转手又能赚一笔。
鹿野直接用之前的小金库把货物折算成钱(当然,是按照在蛮人那边的价格),把货款给了那些供货的北境城池。
少则百两千两,多则万两。
对于北境这种穷惯了的地方,对于大多数财政不富裕的城镇来说,这简直就是巨款啊!
关键这只是第一次,只是半个月、一趟行商的收入啊!
按鹿野的意思,这买卖是长期买卖,只要跟着鹿野干,以后这收入就是源源不断的啊!
北地沸腾了。
有些原本还在观望的地方官立刻按捺不住了。
已经投诚的来找合作。
还没投诚的蠢蠢欲动想要加入。
鹿野的“盟友”地图再次向南推进,甚至一些东平城以南的城镇也悄咪咪地跟鹿野勾搭,啊呸,友好合作上。
与此同时。
有去蛮人地界的商队,自然也有去大魏的商队。
这次去蛮人地界,商队也带了些大魏的精巧玩意儿卖给王都和各部落的有钱贵族。
这些东西数量极少,可能只占了半辆货车,但收获的利润却比十几辆普通货物的利润还高。
毕竟不管那哪里,都是有钱人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财产,信奉弱肉强食的蛮人自然更是如此。
自然依旧是供不应求。
且是严重供不应求。
因为大魏最精巧最稀奇的东西大多都在京城和南方。
北境这边的特产除了普通的手工制品外,就是各种山珍土产,然而这些东西,蛮人那里自然有更好的,所以压根卖不上价。
最好的、最吸引蛮人王都贵族的好东西,只能去大魏京城和京城以南找。
鹿野如今的存货,还是从京城回来时带的那一批。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消耗也有些捉襟见肘了。
再次南下刻不容缓,而且要满足蛮人贵族们的胃口,最好下次的货物要更罕见更稀奇些。
这就要往更南边找。
第404章 少年终成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