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这这这…当真如此?!”
     庆王爷,或者说庆郡王,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管理大臣,外交这块儿归这个衙门管。
     “闵都急报,真假暂时未定,若是向东瀛公使问责,便能知真假了。”
     礼亲王也不全信,也不全不信。
     就和之前闵地叛乱说是长毛余孽造反一样,他信一半,那就是哪里有造反,另一半就先放着,等叛乱平定了再说。
     反正不管是不是,叛乱终究是要派兵镇压的。
     这次也是,信一半,信东瀛人真的插手了,另一半是对闵地战绩的怀疑。
     谎报军情已经成了常态,下面报杀敌一千,先减去一个零,剩下的再划一半给杀良冒功,一般就差不多了。
     “东瀛小国,怕是不会承认,人都烧死了,一份口供没甚用处。”庆郡王摇了摇头。
     “不能直接问,旁敲侧击,这件事干系甚大。”礼亲王想着,忍不住站了起来。
     “东瀛一直以来都在窥视台澎、半岛,屡次进犯,其虽小国,却狼子野心。”
     “我怕,这次的叛乱,真是由东瀛挑拨的,不然你想想,几个蟊贼,若无外援,凭什么短短几天,糜烂数州府?”
     “这封电报来了之后,我重新翻看了一遍闵地发来的各种电报,战报,除去粉饰部分,发现了一个共通点。”
     “所有战报中,凡是失利的,都有提到,反贼拥有洋炮,且火力凶猛,闵都战事中也有提到,贼人以炮轰城墙,是守军崩溃的主要原因。”
     “起初我以为这不过是贼人找洋人买的,毕竟洋人肯和长毛做生意,自然会卖给其他反贼。”
     “但战乱多日,闵水师已经封锁闵海岸,战舰日夜巡逻,粤水师也四处缉捕过往船只,连番作战,他们的火力应该减弱才对。”
     “但是并没有,如果这后面是东瀛人,那一切就都说得通了。东瀛虽小,但好歹是一国,有民几千万,一些个炮弹还是有的。”
     礼亲王皱着眉头,面色凝重。
     这段时间,陆陆续续的有些战报发上去,然后他被误导了。
     什么火力强大,只有少数绿营才真的见识到了火力,实际上大多绿营都没清楚的见到。
     绿营可分三等。
     上勇者,接敌即溃。
     中勇者,见敌即溃。
     下勇者,闻敌即溃。
     其组成比例,呈金字塔结构。
     溃败便溃败了,但你不能说自己没打就跑了呀,那不得杀头?
     加上跑散了一些,也能报损失了,便上报敌人洋枪洋炮犀利,所以打不过。
     这已经是清国的共识了,之所以打不过洋人,是因为洋人的洋枪洋炮。
     套过来用就是。
     “王爷放心,我这就去套公使的话去。”
     ……
     “王爷到访何不提前通知一声,鄙人未曾远迎,实在是太失礼了。”
     东瀛驻清国特命全权公使,大鸟圭介,西装革履的来迎接庆郡王。
     他说着一口奇特的京城话,虽然口音有点差距,但真听不出来是东瀛人。
     “大鸟公使这么一个大忙人,小王怎么敢劳烦您来接我呢?”庆郡王皮笑肉不笑的。
     大鸟圭介表情一凝,他再傻也能听出庆郡王口中阴阳怪气的味道,更别提他是半个华夏通了。
     作为外交官、对清主战派、推进战争的重要人物,他平日里都在讲述睦邻友好,合作共赢,赢得了许多清国大人物的认可。
     今天这是?
     “王爷哪里话,大鸟即便再忙,得知王爷来了,也得当做头等大事处理,王爷是不是听到了什么谣言?对我有什么误会?”
     “东瀛一直以来都和清国交好,千万不要因为一些谣言,影响了两国之间的友谊。”
     大鸟圭介把庆郡王请进了公使馆,姿态摆的很低。
     既然是主战派,大鸟圭介自然清楚当下该干什么。
     不像几十年后他的后辈们一样,根本没有脑子,只会高喊着天闹黑卡,四处作恶。
     此时的东瀛主战派高层,都是比较清醒,有着战略眼光的人。
     “友谊?交好?哼!”
     “我朝廷得到了一些消息,充分可信的消息,指出东瀛在一些问题上,并不满于我朝廷。”
     “我希望大鸟圭介阁下能好好解释一下,并停止一切敌对行为。”
     庆郡王一边背书,一边观察着大鸟圭介的表情。
     大鸟圭介听到这些话,表情并没有多大变化,但庆郡王还是敏锐的发觉,它的脸黑了一下。
     并且这种时候,表情不变才是最可疑的吧!
     只能说,大鸟圭介在掩饰着什么。
     “王爷应该是被谁误导了,这种人是没有良心的,日清之间数百年来睦邻友好,一衣带水。”
     “特别是近期,自维新开始,东瀛一直希望东亚各国合作抗击欧罗巴、阿美丽卡等白人国家的侵略。”
     “这也是得到了包括王爷您在内,清国众多王爷、大臣认可的。怎么就突然出误会了?”
     “是谁在散布谣言,想影响我们的关系?你我二国交恶,最开心的怕是英吉利、沙俄等蛮夷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鸟圭介一边否认,一边扯出其他和清国有重大利益冲突的国家,一边回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一直以来,清国的反应都很慢,而且对外事并不敏感,这也是东瀛敢大张旗鼓搞扩军的原因。
第87章 东瀛麻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