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人,大人!”
     刘一鸣匆匆的拿着一沓报纸冲进了汤潇逸的临时办公室。
     汤潇逸放下手中的报表,疑惑的看着刘一鸣:
     “一鸣兄,这么急,出什么事了?,”
     刘一鸣一路奔跑,口干舌燥的咽了咽唾沫,把报纸递给汤潇逸:
     “大人您快看,这些报纸上都在捧杀咱们,挑拨咱们和朝廷的关系。”
     “来的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前所未有,怕是有人想对咱们下手了。”
     刘一鸣把报纸摊开,他一共拿了十几份影响比较大的报纸,不是头版也在第二版第一条。
     汤潇逸随意拿起一张,是字林洋行发行的字林西报。
     这个字林洋行也是路透社在清国的独家合作商,字林西报是当前清国乃至远东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闵军首领、超级、勇敢?伯爵……汤潇逸,日前与东瀛国外交大臣进行了密切的交流。”
     “双方一致同意战争不涉及平民原则,同意约束双方军队,尽可能减少战斗中平民的伤亡……”
     外交篇幅占了一半,看起来没啥问题,但谁和外交大臣交流了?
     准确的说双方都没有外交交流,只是放了一个人去传话而已。
     “记者调查显示,85%的民众非常支持汤潇逸伯爵,如果在英吉利,这个支持率绝对能当选首相……”
     “且我们有发现,汤潇逸伯爵在任的数年中,建立了多个工厂和基础设施,工作机会快速增加,民众收入大幅提升……”
     “建立工厂、学校、军队,汤潇逸会是东方的俾斯麦吗?我们拭目以待。”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在汤潇逸的团队管理下,清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接入文明社会……”
     汤潇逸又翻了翻其他报纸,好家伙十几份报纸都在夸他。
     虽然知道这些报纸是别有所图,但汤潇逸还是生不起气来,伸手不打笑脸人嘛。
     “这些都是租界发行的报纸?没有清国人发的?”
     汤潇逸翻了翻,即便有中文版,也是外国人发行的,但淞沪是有清国人发行的报纸的,他们没有刊行?
     “正规报社,额,哪怕是租界中的,都没有刊行,但各种满天飞的小报都刊行了。”
     “我觉得这是幕后之人怕咱们抓住他们的手尾……属下认为,这事儿很可能和帝党脱不了干系。”
     秉持着谁获利谁是凶手的原则,刘一鸣第一时间把目光放向了帝党。
     这种文章,明显是在捧杀闵军,捧杀闵系,闵系能不能反应过来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他人相不相信。
     闵军反驳,人家会认为你是在狡辩,没有证据只会觉得你手脚干净,下手迅速。
     不反驳,那你这样做是不是收买人心?是不是有二心?
     如此一来,闵军和朝廷的矛盾将不可避免的逐步激化。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后党还会放任闵系成长吗?还会任由闵系插手战争吗?闵系又还会支援北洋吗?
     北洋舰队战术上小胜了一波,但由于是一次性舰队,还丢失了旅顺口,已经是冢中枯骨。
     要是闵系再被压回去,那就是败局已定。
     一旦战败,对帝党最为有利,因为这是后党的战败。
     战败后,太后将不得不还政于皇帝,帝党才能获得投资回报。
     这也是这场战争非常抽象的一点,主战派是帝党,但帝党除了皇帝之外的上层都不想赢,出战军队也以后党为主。
     主和派是后党,但后党却在开战后不断把家当填了进去,最初希望能赢,然后变成别输太难看。
     主战派疯狂拖主和派派出的军队的大腿,希望主和派别抵抗最好……
     “帝党应该没有这么聪明,或者说没这个脑子。”
     汤潇逸看着这么多报纸,皱着眉头,感觉一个阴谋,不!是阳谋笼罩了他。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恭谦未篡时。捧杀不过是政敌的常用招数,但帝党应该不会用报纸。”
     “就算用,他们也不会有那个思维买通这么多外国报社,帝党都是反洋务的。”
     “退一万步,就算是买通外国报社,帝党也不可能知道我们这么多事。”
     “外交、工厂、铁路、矿山,这么多东西,帝党看不明白。”
     汤潇逸就是歧视帝党。
     帝党是一群真正的顽固派,不是说洋务派里没有支持皇帝的,而是帝党看不起洋务派。
     不仅抨击北洋海军,一切洋务都被抨击,因为这是他们的政治内核。
     为了可笑的派别,明知道洋务工业是趋势,却也假装看不见。
     刘一鸣眨了眨眼睛,排除帝党……
     “是太后在打压我们?先捧您,然后以此为借口,让您去京述职?”
     汤潇逸摸了摸下巴:
     “等我走了,再派人来分化瓦解你们,之后再让我上朝,八百刀斧手一拥而上。”
     “之后在顺理成章的派人,特别是旗人来接收军队和舰队,再和东瀛打一场。”
     刘一鸣冷汗直流,连喝两杯茶都止不住嗓子发干,勉强扯出一

第167章 阳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