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4章 英吉利人应该觉悟了[1/2页]

清末,从船政开始打造最强海军 摸鱼划水睡懒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先生,公使先生的电报。”
     驻淞沪领事馆领事严肃将电报递给窦纳乐,
     “伦敦向远东局势变化表示了关注,并且想询问您此前作为的原因,以及下一步行动的规划。”
     单独来看。
     汤潇逸搞出一个大都督府并不是多大的事儿,顶多在英吉利外交部有个备案。
     闵军,或者大汉军攻破三镇也不是啥大事儿,顶多算一股叛军嚣张了一下。
     但是二者结合起来,就出现问题了。
     性质变成了大汉大都督府攻城掠地,清国毫无反抗之力丢掉了长江中下游沿线。
     代表着汤潇逸彻底控制整个长江中下游,不仅将清国一分为二,还捏住了大英帝国在远东的最重要市场。
     同时也是大英帝国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甚至仅次于印度。
     英吉利外交部自然不能坐视不理,立刻准备展开行动。
     此时正好发现了驻清国公使管的备案,公使管现任和下一任公使已经作出了行动。
     不过行动的效果并不理想。
     所以才发文询问。
     “回电欧格纳爵士并转伦敦。”
     窦纳乐吸了口气,事已至此,先解决问题为上,只有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仕途,
     “我已同大汉大都督汤潇逸进行过接触,双方就大英帝国的传统利益及未来双方关系的发展进行了多次交谈。”
     “此次交谈是有益的,双方已经在多方利益上达成一致,对保护大英帝国传统利益并进一步扩展在华市场有极大好处。”
     “但是,由于远东复杂多变局势的原因,双方在部分问题上的谈判进展艰难。”
     “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大英帝国在华地位和影响力,我需要伦敦给予我更高的授权。”
     “以便达成更富有建设意义的决议。”
     窦纳乐这番话主要是为了稳固那群政客的。
     文官一眼就能看出窦纳乐的意思。
     但是之前唯一有营养也真实的话就是他和汤潇逸进行了交谈,次数不定,也许大于一。
     但是之后的才是重点。
     意思是汤潇逸并不愿意做出让步,局势对英吉利并不有利。
     为了保住大英帝国的市场,以及维持大英帝国在华夏的地位,他需要更大的权力。
     包括但不限于更多的利益交换权、远东部分大英帝国军事力量的配合、对外交政策的修改。
     政客不一定能看懂,但文官能。
     …………
     “你这个野蛮人!我是沙俄帝国的领事,是外交人员,享有特殊权利,我要抗议!我要见你们的首领!”
     刘一鸣根本不理会沙俄帝国领事的抗议,只是淡淡的说道:
     “先生,我们之间并不存在外交关系,甚至是敌对关系,所以我们大都督不会见你。”
     “如果你有什么事儿,可以跟我说,如果合理的话,我会酌情安排的。”
     酌情安排=你别想了。
     而且还加了一个“如果合理的话”这个前提,说白了就是明着拒绝。
     “你们立即退出三镇并赔偿沙俄帝国在此次动乱中遭受的损失!”
     “并且,你们所在的地方,必须允许沙俄商人、传教士毫无阻碍的进行商业和传教活动。”
     “如若不然,沙俄帝国将会以战争进行回应,希望你们的海军有你们的嘴巴这么硬!”
     刚进都督府的窦纳乐就听到了这么一段话。
     先是愤怒,大汉军控制区域就一个闵浙不完全属于长江流域。
     而除三镇之外的长江中下游流域,都是大英帝国的传统势力范围,以及当前大汉军的实际控制区域。
     市场就这么大,沙俄要一份,英吉利能拿到的就少了一份。
     愤怒过后是欣喜,因为沙俄帝国威胁是大汉军能承受的吗?
     窦纳乐并不这么觉得,这个世界上只有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奥地利帝国能正面面对沙皇军队的压力。
     其中德意志和奥地利是传统陆军强国,并且是盟友,结盟应对沙俄帝国才敢强硬。
     而其余二流列强如意呆利、阿美丽卡,遇到沙俄帝国的威胁,如果没有盟友支持,也只能灰溜溜的认怂。
     面对沙俄帝国的威胁?大汉军大都督汤潇逸能硬多久呢?
     还会拒绝大英帝国的友谊吗?
     刘一鸣把窦纳乐带进了汤潇逸办公室,汤潇逸正在花着科技点。
     这次攻击三镇,虽然人没杀多少,但各种各样的官可不少。
     虽然不如干掉一个整编师团来的多,但蚊子再小也是肉。
     “窦纳乐先生,听说你找我有事?是大英帝国改变态度了吗?”
     汤潇逸不清楚窦纳乐的来意。
     毕竟除非是危机时刻一方大规模让步,不然外交谈判持续个几个月甚至几年都很正常。
     “日安,大都督先生。”
     窦纳乐还是一如既往的绅士,
     “大英帝国的态度是一贯的,我们秉持着帮助你们的心情而来。”
     “我刚刚好像听到,沙俄帝国正在威胁你们,还是从海军角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肆意插手他国事务,还打算用战争手段胁迫他国,简直就是流氓手段。”
     “作为文明的扞卫者,秩序的守护者,女皇陛下一定不会坐视不管的!”
     窦纳乐说着这话的时候,汤潇逸古怪的看着他。
     听听这话,谁说都行,就不该大英帝国来说。
     不觉得讽刺吗?
     “窦纳乐先生,感谢英吉利的关心,但我们暂时还不需要这个方面的帮助,英吉利还是将这份帮助留给有需要的人吧。”
     汤潇逸眼神带着讽刺的看着他,
     “西伯利亚大铁路还没完工,沙俄帝国在远东能投放的力量很有限。”
     “至于海军,沙俄帝国的海军确实强大,但我们并不需要在海上击败他们。”
     “如果他们敢向我们发动攻击,我们就会以收复海参崴为目标向他们进行反击。”
     “这是我们敢做,并有能力做到的事情。”
     本来被汤潇逸讽刺眼神看着很不舒服的窦纳乐听到后面的话,眼神一下子亮了起来。
     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
     收复海参崴好呀!
     这样就和沙俄帝国不死不休了不说,还将沙俄帝国染指太平洋的触手彻底斩断。
     三洋舰队减少一洋,变成两洋。
    

第204章 英吉利人应该觉悟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