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5章 帝国二年,南港码头,站着如喽啰(上)[1/2页]

清末,从船政开始打造最强海军 摸鱼划水睡懒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轻机枪的定型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兰芳特区接连打了十二口井,都没有出现日产千桶的高产井,但产量也正在快速增加。
     同时,帝国石油集团兰芳炼油厂投入使用。
     拥有两座炼油塔,汤潇逸还抽空花了三万科技点,点开了石油热裂化工艺,以得到更多汽柴油。
     拖拉机工厂开始改进拖拉机,主要是改进发动机。
     忙碌中,1897年过去了。
     戊戌年新年也即将到来。
     “算上战争收入,今年还有不少盈余,这立国第一年,我的意思是让百姓也能与国同庆。”
     临近过年,汤潇逸最近越来越忙。
     不是忙事务,而是忙着礼仪。
     祭天、祭祖、而且不是一次,而是很多次。
     他觉得没意思,他是一个不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毕竟穿越了,脑袋里还有个系统。
     加上帝国上下都反对降低祭祀规格,还要弄得相当盛大。
     这是聚拢民心的必要手段。
     “好啊!当然好啊!不过要怎么与民同乐呢?”
     刘一鸣把“与国同庆”自动换成了“与民同乐”,
     也就是皇帝找乐子的事儿,
     “账上有钱,暂时不缺,减免一点税收如何?略微减少几百万两,不会影响今年的计划。”
     汤潇逸摇了摇头,既然都已经开始搞军国民了,他准备再加一把火。
     他已经想清楚了,不管他主不主动发动战争,未来几十年,战争都是无法避免的。
     而且他也打算拿回失去的东西,别人可不会因为他一句话就把那么多领土还回来。
     所以,他准备让百姓们尝点甜头,重新激发战斗民族的斗志:
     “发行一亿两特别债券,按户发给,不用百姓出钱买,此类债券不可交易,不可买卖,不可兑现,但按户支付利息,支付账户,就用特区收入支付,持续二十年,每年利息按特区收入10%计算。”
     说白了,就是用每年新附土地收入向百姓支付利息。
     “每一个新附特区,都会发行二十年特别债券,以提升百姓对特区建设的积极性。”
     以及百姓对丰饶之地的渴望?对战争的支持?
     刘一鸣立刻想到了这个政策的后果。
     一亿两发下去并不多,按人头算四个人才分一两,一户人差不多就一两,更别说是只给利息了。
     但是!
     重点在后半句。
     这个利息收入是按照特区收入来的,也就是说特区收入越高,利息越高。
     中亚的收入,和中东的收入,能一样吗?
     第二,一份利息不多,十份呢?
     这就是发战争收入给百姓,虽然资金利用效率不高,但这只最直观的让百姓感受到战争的好处。
     至于债券,应该是为了掩人耳目用的。
     毕竟有些事,能做,但不能说。
     “陛下!”
     刘一鸣拱手,表情严肃,眼神坚定,就像是刚刚训练完成,即将出征的战士,
     “陛下圣明啊!!!”
     “陛下真正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臣何其有幸能伴随陛下……”
     刘一鸣可不会反对。
     这事儿对他也有利呀!
     他可是要做名相的人,文治武功缺一不可。
     而且越大越好,最好再造汉唐盛世,万国来朝。
     没有武力,那就是万国来打了。
     “咳咳咳!!”
     汤潇逸摆摆手,
     “夸张了,夸张了。”

第345章 帝国二年,南港码头,站着如喽啰(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