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刚才,石重胤只要再前进百余步,就会踏入包围圈。
     届时,两万伏兵尽出,保管叫他插翅难逃。
     只是,谁能想到,这石重胤似乎未卜先知,窜入深山老林,避开埋伏。
     徐晏清面色凝重:“这等人物,唯有主上方可匹敌。”
     李光焰点了点头:“传我军令,前往陇城,与主上汇合。”
     “遵令!”
     半刻钟后,高楷听闻此事,颇为惊奇:“石重胤,竟有这等本领。”
     李光焰颔首:“不光如此,他麾下文臣刘茂,也颇有能耐。”
     鲜于通神色一震,心中茅塞顿开:难怪他能当机立断,即刻率人逃走,又能避开番须道伏兵,竟有这等感应。
     他陡然回想起从前,石重胤力排众议,即刻起兵斩杀县令,攻城掠地,方才成就一番基业。
     不由后怕:若非见机不妙,即刻转投秦国公,我早就被他弃若敝履,便是死了也也懵然不知。
     正庆幸时,忽闻秦国公相询:“鲜于通,你可知石重胤会逃往何方?”
     鲜于通思索片刻,拱手道:“卑职斗胆猜测,十有八九是陇州。”
     “这是为何?”唐检迷惑。
     秦州与原、陇二州,皆是相邻。
     石重胤既然弃了通往陇州的番须道,深入陇山,怎能不去原州,反而绕行百里,转至陇州?
     鲜于通解释道:“原州刺史李宥,性情桀骜,虽然上表投靠石重胤,却倚仗萧关天险,听调不听宣。”
     “石重胤对他颇为忌惮,绝不会贸然前去。”
     “相反,陇州刺史为石重胤心腹,颇为恭敬。”
     夏侯敬德迫不及待:“主上,既如此,我等赶快行军,前往陇州,堵截石重胤。”
     高楷远眺天色,摇头道:“追之无益,不如前往平高,拿下原州。”
     原州拢共四县:平高、平凉、百泉、萧关,以平高为治所。
     夏侯敬德不解:“主上,既知石重胤去向,何不趁其不备,先行赶到安定,将他擒拿?”
     唐检亦然劝道:“石重胤为人狡猾,若不趁机捉弄,叫他逃出生天,怕是为祸不浅。”
     高楷断然否决:“即刻前往平高,不必多言。”
     诸将面面相觑,皆是不解。
     杨烨转念一想,询问道:“主上可是为了拿下萧关天险?”
     高楷微微点头:“拿下萧关,不仅能抗衡石重胤,更能把突厥挡在关外,不得进犯。”
     萧关为关中四塞之一,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等天险,若不提早拿下,即便攻下长安,也是四面漏风,敌军可长驱直入。
     过不多时,前、中、后四万大军汇聚,随他一声令下,即刻奔赴平高。
     ……
     且说原州、平高城。
     刺史李宥年约而立,正是壮年。
     从前,他不得已,上表投效石重胤,心中却是不服,自以为出身名门,为赵郡李氏一支,世代簪缨,怎是石重胤这等寒门小卒可比。
     因此,名义上尊奉大魏,实则阳奉阴违。
     即便石重胤诏令他攻打秦州,也按兵不动。
     这一日,他本在堂中处置政事,忽有流星马来报:“刺史,弹筝峡中发现敌军踪迹。”
     “何来敌军?”李宥面露诧异。
     “正

第397章 阳奉阴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