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小七一路闷头走着,小脚脖子早就酸得不行。
     她一边走,一边时不时地回头张望,心里直犯嘀咕:
     哎?都走了这么久了,咋还没有人来追我啊?
     啊?电视里不都是这么演的吗?
     一个小孩离家出走,大人们发现后,乌泱泱一大群人火急火燎地跑来追,又是哄又是劝。
     可到我这儿,这剧本怎么就不对了呢?
     越想越觉得委屈,小嘴不自觉地撅得老高。
     赵铁柱跟在小七身后,看着她那无精打采的模样,心里既担忧又无奈,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试探着开口问道:
     “副团长……”
     “副团长副团长,早撸了!”
     “……那,总教官?”
     “不干了!”
     “……那,首长?”
     “干啥?”
     小七实在走不动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两只小手不停地揉着自己酸麻的小脚脖。
     “……要不,要不,咱往回走?你看这一路也没个人影,荒郊野岭的,多不安全呐。”
     “往回走往回走往回走,要走你自己走!我才不回去呢,他们都欺负我,我才不要见到他们。”
     “……那,我背着你?”
     “背着背着背着!”
     小七继续抽打着赵铁柱的帽檐。唉!就不让人省心,你背着,就你那大长腿,走得飞快,背着我怎么等人来追?
     赵铁柱无奈地站起身,眨巴眨巴了眼,一脸为难:
     “总部那道可远了,再说,咱走得急,也没带干粮啊。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一会儿饿了可咋办呐。”
     像是为了印证赵铁柱的话,这时,小七的小肚子也配合着“咕噜噜”响了起来。
     小七脑海中瞬间浮现出老王头做的那碗羊肉面,汤汁浓郁,面条筋道,上面还铺着一层厚厚的羊肉,光是想想,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唉!老王头那羊肉面可香啊!
     隔着门都闻到了!
     这老王头也是笨!
     我不出去拿,你就不能送进来吗?
     小七摸着瘪瘪的小肚子,眼睛突然一亮,兴奋地一拍大腿,说道:
     “这儿离新一团可不远,哈哈,咱找丁伟吃好吃的去,快,背着我!”
     “哎?哎哎?”赵铁柱听到这话,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脸上满是疑惑,脑袋有点转不过弯,咱不是去找最上级告状的吗?
     ……
     新一团团部。
     一张大桌子,鸡鸭鱼肉满满当当,香气四溢,热气腾腾。
     丁伟得知小七来了,那高兴劲儿简直无法言表,脸上的笑容都快咧到耳根子了。在他心里,小七可是个宝贝疙瘩!
     听说小七还没吃饭,立刻扯着嗓子朝炊事班喊道:“咱七团副还没吃饭呢!炊事班所有的好东西,都给老子上!”
     小七一看到满桌子的美食,也顾不上形象了,小嘴塞得满满当当。她一边运筷如飞,一边还在不停地吐槽李云龙:
     “……老李就是个小农民,满脑子的小农意识,”
     说着,还伸出小指头,用大拇指比划了小小的一截,
     “你说,我从你和孔团长手里骗……”小七话一出口,就觉得不对,赶紧改口,
     “换了那门炮,多辛苦啊,对不对?”
     丁伟假装没听见小七差点说漏嘴的话,配合地一拍大腿,大声应和道:
     “对!也就是你!要是换个人,都不可能!”
     “就是啊!”
     小七可算是找到了知音,越说越起劲儿,
     “还有那三百发炮弹,不比歪把子香?天天跟我念叨歪把子歪把子,一点战略眼光都没有!对不对?”
     “对对对!”
     丁伟脸上堆满了笑容,可心里却在滴血,暗自咬牙切齿:
     三百发!!三百发!!
     想到那三百发炮弹,他桌子下面的手忍不住使劲儿掐住大腿上的肉,狠狠地拧。
     不管丁伟是真心还是假意,小七跟他都非常愉快地吃饱了饭。
     得知小七是因为调兵的事儿跟李云龙闹了别扭,丁伟十分爽快地表示:
     “还调啥兵啊调,直接把全团最精锐的部队集结起来,其他的任务都放下,就陪着小七玩。”
     小七还真就把这当成了一场大玩闹。她带着新一团最精锐的部队,先是上山抓了两天的鸟。抓完鸟,小七又带着大家下河摸鱼。
     终于玩腻了这些,小七的心思又活络起来,带着部队找鬼子玩去了。
     一个月的时间里,新一团辖区的根据地都连成了片,那些鬼子的哨卡、炮楼、据点,被他们来了个一扫光。
     战士们在小七的带领下,打得鬼子落花流水。
     ……
     火急火燎的李云龙和赵刚跑到了新一团,就看到丁伟正在喝闷酒。
     李云龙和赵刚一打听,好家伙!
     小七竟然被新二团的孔捷给“骗”走了。
     一件红色的披风,上面绣着七个醒目的大字“小七是个好同志”,外加一双牛皮做的小马靴和鹿皮做的小绑腿。就趁丁伟去旅部开个会的这点功夫,孔捷就顺利把人给“拐跑”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孔捷接到小七的时候,那脸上的笑容简直能咧到耳根子,活脱脱一朵盛开的大菊花。他大手一挥,直接下令:
     “还抽调啥精锐部队啊抽调?直接全团所有的任务都放下,全团陪着小七玩!”
     小七到了新二团,那股子兴奋劲和点子就没停过。她带着战士们把新二团辖区的鬼子兵力部署和作战计划搅了个天翻地覆。不到二十天,新二团辖区内就找不到一个鬼子的踪影。
     更让人惊叹的是,他们还拔掉了鬼子的两个据点!虽说这两个据点比不上廿里亭据点规模大,但那也是相当厉害。
     ……
     说到这儿,或许有人心里犯嘀咕,满脸疑惑,小七的能耐真有这么大?
     真别不信,小七确实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但要是把所有功劳一股脑全算在她头上,那可就不客观、不公正了。
     要想弄清楚其中缘由,还真得好好讲讲晋西北铁三角这三位团长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
     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典型的有武无文。
     正因为缺少文人的那种细腻与规矩束缚,他“有武”的特性才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发挥到极致。战场上的他,勇猛无畏,面对敌人,从不退缩,这也正是咱老李战功赫赫、威名远扬的重要原因。
     然而,也恰恰是因为“无文”,他行事风格简单直接,常常不按常理出牌,甚至违抗上级命令。总部首长对他犯的错却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容忍,他的团长职位起起落落,五上五下,哪怕战场抗命,也能得到特殊优待。
     就因为他这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莽劲,遇到事情,咱老李的第一反应就是冲上去,用武力解决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个特性,李云龙和历届政委都很难合拍,“都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在别的团,擅自调兵那可是触犯军规的大事,要受到严厉惩处,可在独立团,对李云龙来说,这似乎根本不算事儿,顶多被上级训斥几句,风头一过,照旧我行我素。
     新一团团长丁伟,能文能武,为人处世相当精明。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出头的椽子先烂这个道理,所以出头鸟的事儿他是坚决不做。平日里,擅自调动部队这种违反规定的事儿,丁伟不是没想过干,可他胆子没那么大,不敢轻易付诸行动。
     现在可倒好,特别喜爱擅自调动部队、行事大胆的小七来了,这对丁伟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机。他心里琢磨着,反正有小七在前面顶着,就算出了事,也有人背黑锅,自己正好可以趁机捞点好处。
     新二团团长孔捷,有文有武,不过文和武都不算特别突出。
     论武,他比不上李云龙的勇猛善战、一往无前;论文,也仅仅是能简单读写,处理一些基本事务。但孔捷身上有一个极为难得的特质,那就是“人和”。正如诸葛亮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孔捷为人随和,善于与人打交道,在三个人当中,他和政委的关系最为融洽,两人配合默契,团里的氛围也十分和谐。同样是擅自调动部队这件事,常情况下,孔捷是万万不敢做的,他做事比较谨慎,生怕违反规定给团里带来麻烦。
     但是现在,他看到独立团做了没事,新一团做了也安然无恙,心里就开始活络起来。他心想,既然大家都这么干,那我还等什么?啊,咱也做!不但做,还要大张旗鼓地做,做得比他们还要出色!
     就这样,各种因素巧妙地凑在一起,相互作用,再一次成就了咱小七的赫赫威名!
     她一个月在新一团大显身手,二十天又在新二团创造奇迹。这战绩,简直令人惊叹!就问问,谁有这能耐?除了小七,还有谁?还有谁?还有谁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不同的部队里掀起如此大的波澜,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 !
     就在孔捷沉浸在接连胜利的喜悦中,整个人春风满面、得意洋洋的时候,意外毫无征兆地降临了……
     那天清晨,新二团的兵马整齐集结,孔捷和小七也做好了出发的准备。谁料,政委突然匆匆跑来,神色焦急,说是有万分紧急的事情要找孔捷商量。孔捷

第16章 玩疯了的小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