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倒不是王夜不想让他们一起学习,而是其他番邦的学子,很多都是在他来之前到大唐求学的,早已对中原颇有经历、研究。
     例如贞观元年举行的一场科考,就对这些番邦学子开放了宾贡科,中了进士就叫宾贡进士。
     当然也包括留在大唐数十年的部分遣隋使,例如随小野妹子一同过来的高向玄理、僧旻、南渊请安等人,就一直留学三十多年。
     高向玄理的祖先就是从内陆过去的舶来人,海归后正赶上大化革新,为小日子建立了重要的制度,后世西安还有高向玄理公纪念碑。
     不过,如今这些都不重要了。
     因为等这些人能活着回去之时,王府的远洋船早就造好。
     到时候就把人全集中一个贫瘠的小岛上,造船的木材一棵树苗都不留,让他们过上原始人的小日子,别提多美了。
     顺便还能开个景区,看看原始人是怎么在那贫瘠的荒岛求生的。
     而且从长远来看,这世界永远不可能是纯净的白,那就将黑往岛上丢,反正也是蛇鼠一窝的东西。
     至于那些学问僧,也就这时候能蹦跶几天。
     李承乾、马周那里的政策就是讲明宗教危害,若有不听劝的,那王府扶持百姓的项目一律跟你没关系,想吃饱饭,找庙里求去吧。
     以前信奉宗教那是没办法,毕竟是个靠天吃饭的时代。
     可现在凭王府拥有的农作物种类,百姓疯了才去信仰什么佛教。
     还是给齐王供庙里实在。
     至于为什么现在不推行灭佛行动,这是因为此时正处于一个文化交融期,要是给那些学问僧灭了,这些糟粕怎么能传入其他小国。
     所以管好自家百姓就好,庙里的事一点都不急。
     况且现在的李二陛下,对于佛教那完全就是一个利用加限制,例如在幽州建造的悯忠寺,都是为了超度历年来逝去的亡魂。
     对寺庙的修建,僧尼出家都有法律规范,不过唐朝后期失控了,才发生了灭佛之战。
     所以关于宗教方面的律法,完全可以在完善一些。
     例如不收钱财的苦行僧,若是可以自力更生,那维护寺庙也不是不可以。
     翌日一大早,倭国使节小犬,带着几人直奔渭河商业街。
     那天来时只是匆匆一瞥,而今一进入繁华的奢品街,那种原始社会的猿人感立马暴露。
     看着那精美的丝绸甚至有些晕眩,比比自己带来的那些垃圾布匹都想直接扔了。
     就见几人隔着落地玻璃,像猴似的看向里面。
     “小犬君,现在大唐的丝绸,难道在里面织就了金银?你看这光闪闪的多迷人呐!”
     随行的这名小倭子、恨不得把眼珠子都要瞪进去。
     “若是能将这些精美丝绸带回去,大王一定会重重赏赐我等的。”
     “我倭国的布匹相差太多,不,根本不能比。”
     “不愧是天朝上国的产物。”
     “小犬君怎么不说话?”
     小犬似是陷入了呓症,小声喃喃道:“天上之物、我一定要带回去一些...”
     屋内的小娘子也发现了这群偷感颇重的小矮人。
    &nb

第407章 震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