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70章 裁云剪月入华裳,满座高贤换新袍[1/2页]

开局成园长,我的动物们都成精了 逸辰公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江南风情街不长,百余步便已到了尽头。
     尽头处,地势豁然开朗,一条更为宽阔的河道在此汇流,水面上波光粼粼。众人抬眼望去,只见远处,一片更为庞大、也更为精致的白墙黛瓦建筑群,枕水而居,亭台楼阁,廊桥水榭,在初夏的阳光下,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江南画卷。
     “那……那里便是……”一位园林专家指着远方,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没错,”刘楚微笑着点头,“那里,便是我们的‘江南水乡。”
     这惊鸿一瞥,再次让专家们心中掀起波澜。他们这才明白,方才走过的那条风情街,不过是这场江南梦境的……序章而已。
     然而,不等他们从对未来的震撼中回过神来,眼前的一座建筑,便再次将他们的全部心神,牢牢地吸引了过去。
     锦绣坊。
     它就静静地坐落在风情街的尽头,与水乡遥遥相望,像一位等待着远客的大家闺秀。
     这是一座极为气派的三层徽派建筑。黑瓦白墙,线条简洁,但那高耸入云的马头墙,却又比寻常民居多了几分不容忽视的威严。朱红色的大门之上,悬挂着一块巨大的黑漆描金匾额,“锦绣坊”三个大字,笔力雄健,鸾翔凤翥,自有一股雍容气度。
     最让何镜山教授感到赞叹的,是它的“开窗”。
     “你们看,”他指着二楼那一排雕花的木质漏窗,“徽派建筑,因其高墙深院的结构,采光往往是个难题。但你们看这里,它大胆地在二楼开了一整排的大窗,既保证了内部的通透,又丝毫不影响整体的建筑美感。尤其是那窗棂的雕花,繁复,却不琐碎,阳光透进来,洒在地上,那光影,本身就是一幅绝美的画。”
     就在专家们对着建筑本身评头论足之时,一阵阵充满了惊喜的、压抑不住的欢声笑语,正不断地从那扇敞开的大门内传出。
     只见一群群穿着各式汉服的游客,正三三两两地从里面走出来。
     有穿着宋制褙子,显得清雅娴静的女学生;有身着明制道袍,手持折扇,显得风流倜傥的年轻情侣;还有几个小女孩,穿着粉色的唐制襦裙,梳着可爱的双丫髻,在门口的石狮子旁,互相追逐嬉戏。
     她们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如出一辙的、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快乐。
     “这件衣服也太好看了!我感觉我穿上之后,走路都想学古代人那样,一步三摇了!”
     “是啊是啊!而且这里的化妆师小姐姐也好厉害,三下五除二就给我盘了这么好看一个发型!比我之前在影楼花几百块做的都好!”
     “走走走!我们快去那座‘乘风桥上拍照!穿着这身衣服去,绝对出片!”
     这鲜活的一幕,让专家们看得目不转睛。
     “刘园长,”一位社会学专家若有所思地说道,“我好像有点明白,您这里的沉浸感,是从何而来了。”
     “哦?”
     “真正的沉浸感,从来不是靠单方面的场景搭建就能完成的。”专家感叹道,“它需要‘互动。当游客,也成为这道风景的一部分时,这个‘世界,才算是真正地活了过来。您这一手‘锦绣坊,堪称神来之笔啊。”
     刘楚闻言,只是笑了笑。
     “诸位先生,请吧。”
     他引领着众人,迈入了锦绣坊的大门。
     门内,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一层,是巨大的展示与销售大厅。数十个用红木打造的、一人多高的巨大衣柜,呈环形排列。柜门或敞开,或以玻璃镶嵌,里面,挂满了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华美服饰。
     从先秦的深衣,到两汉的曲裾;从魏晋的褒衣博带,到隋唐的圆领袍衫;再到两宋的褙子,大明的袄裙……几乎囊括了华夏数千年来,所有朝代的经典服饰形制。
     整个大厅,不像是服装店,更像是一座……活着的,中国古代服饰博物馆!
     而在场的专家团里,有一位,在看到眼前这幅景象的瞬间,身体,便不受控制地,剧烈地颤抖了起来。
     他叫王洪江,是国内最顶尖的古

第470章 裁云剪月入华裳,满座高贤换新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