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蒙恬和扶苏心中亦喜亦忧。
     仙者,最早出现于黄帝时期。
     上古有异人,魂魄能超脱于身体之外,静坐室内,乃神游四方。
     此无拘无束也,便为仙。
     此即仙之本意,修炼精神,肉体不是助力,反倒是禁锢。
     修仙修的便是如何褪去肉身,而魂魄不灭,得大自在。
     亦即,长生也。
     无有肉身,只余魂魄,自然凡兵不可伤,不食不死。
     至于余者,倒是了了,未曾听闻有什么异处,古人尚视此为歪门邪道,直到庄子出,道家兴,方才渐渐为世人所尊崇。
     至于天人者,则与仙不同。
     天人者,乃是修行正途,亦是上古传承正朔。
     上古之神如娲皇者,为神人,若有气运功德在身,便为圣人。
     神人之后,便是天人。
     天人者,具神通,最基础的神通,便是肉身强横。
     如《列子》有言,北山有愚公,面王屋太行而居。王屋太行者,方七百里,高万仞。
     愚公惩出入而迂,聚室而谋曰:“吾与汝致力平险。虽吾残年之力,恐不能毁两山之一毛。然吾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操蛇之神闻此言,告知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以移之。
     夸娥氏便是神人,而其二子,则为天人。
     二人可负方七百里,高万仞之山,虽有夸娥氏本为大力之神的原因,然亦由此可见,天人之神通,远非仙人之流可比。
     移走区区一个百万斤之鼎,犹如反掌观纹。
     然而……
     天人者,似乎并不精于炼丹小道。
     “罢了。”
     扶苏突然哑然失笑,他摇摇头。
     “吾等于此处猜测天人之所能,恰如夏虫之语冰。”
     蒙恬一愣,亦洒脱一笑。
     正如扶苏所说,两人对所谓天人,乃至仙人之理解,尽皆来自古书,或者民间传言。
     两人从未见过真正的天人或者仙人,讨论天人有何神通,又有什么意义?
     而现在天人已去,带走了丹炉,却留下了自己的茅屋。
     既如此,不进去看看,又如何心安?
     茅屋就在松树之旁,似乎就是山中随处可见之蒿草盖成,小巧玲珑,古色古香,带着一丝让人无法言说之感,似乎一眼望去,便已经飘渺如仙。
     茅屋之大门,则是山中原木制成,树皮都未曾褪尽,尚有嫩叶自缝中出,招摇于山风之中,生机盎然。
     深深吸了一口气,蒙恬一马当先,站到了门前。
     “我们这般进去,可会不敬?”
     “行礼再进!”
     话落之际,木门突然无风自开,似是欢迎。
     两人面有异色,对视了一眼。
     莫非,天人早知道吾等会进来?
     天人之神通,果然非吾等所能知也!
     茅屋里很干净,干净得简直不似人间。
     入眼所及,便是一张床榻,床榻光溜溜的,没有铺草,亦无铺盖之物。上面不曾落灰,亦不曾有人睡过之痕迹。
     除了床榻之外,茅屋中再无其他陈设,就连餐食之器亦无。
     尚有捣药臼一个,里头尚有少数不知名药渣,透着一股草木清香。
     捣药臼不敢拿,毕竟乃是天人居所。蒙恬直接扯下背后的披风

第42章 天书留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