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奥列什镇的战斗已经结束了,革命军当天就统计完了全部的损失。
     在这次的战斗中革命军总计伤亡721人。
     仅从伤亡数字上看是帝国军的两倍多。
     但就像叶格林常说的一样,战争拼的不是消灭了多少敌人,而是消灭了敌军多少有生力量。
     在这方面,革命军取得了还算不错的成绩。
     帝国军第57师因为伤亡、失踪、失去编制、丢失武器所造成的战斗人员缺额已经超过了2000人。
     革命军第一阶段的基本战略已经完成。
     主力部队已经转移至杜布罗森林内部,正在朝着斯维尔山脉挺进。
     “战略对抗有时候就像是两个人在打牌一样,你压一张牌我就跟一张牌。”
     “等时间成熟了,两边就得把手上的牌都压出去。”
     叶格林在部队休息的时候,主动带头讨论起了之后的战略规划。
     “所以说对于战略决战,很多人都说是在赌,但我很不喜欢赌这个字眼。”
     “我们现在也绝不该去赌!”
     革命军刚刚完成了战略转移,叶格林这次把奥尔加格勒方向的革命军全都带了过来。
     革命军以原本的105、106两个团为基础扩充成了两个纵队。
     每个纵队下辖8个支队,每个支队下面有两个团,平均每个团大概2000到2200人左右。
     每个团在战前还根据叶格林的指示划分出了两套指挥班子
     一旦情况允许,团长和政委可以各自带领两套班子分裂成两支编制更小的部队。
     为了应对这次的山地作战,革命军放弃了此前的大兵团编制,采用了更加灵活的调配方式。
     现在的一个纵队从人数上来看,其实就相当于一个普通的帝国军步兵师,但是却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旅。
     一个纵队下辖的一个支队在人数上介于团和旅之间。
     虽然纵队下辖的支队数量极多,但是支队下辖的小编制团却只有两个。
     这使得革命军在局部战场上的部队调遣将会变得十分灵活!
     通常来说各部队之间的配合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
     战场局势千变万化,信息的延迟经常让各部队间缺乏有效的配合。
     这时候旅与旅之间的配合就需要师部去调节,团与团之间的配合就需要旅部去调节。
     因此为什么师通常会下辖三个旅,旅会下辖三个团。
     是因为三这个数字好听吗?
     当然不是。
     还不是因为三个指挥系统之间是最好协调的。
     多了协调难度会急剧上升,少了又有些浪费。
     可以说现在帝国军的标准就是在不断的战争中被磨合出来的最优解。
     然而革命军这次的编制改动却完全违反了这些经过战火总结出来的经验。
     对此叶格林是这样解释的:
     “经验不经验的不重要,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才是我们应该讨论的问题。”
     “帝国军之所以会形成现在这样的大兵团编制,其实根源还是在他们对内剥削的问题上。”
     叶格林解释道,帝国由于其国内巨大的种族矛盾,

第397章 更高层次的战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