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天布尼亚克地区的气温就骤降到了零下20度,寒冷的气候让战争双方都不由地放慢了进攻节奏。
革命军包围了第三集团军的三个师,在北布尼亚克地区展开了规模浩大的围歼战。
补给断绝、士气低下、组织度溃散,还要面对严寒的气候。
第三集团军在其司令迈尔中将的带领下,成建制地向革命军投降了。
这是整场战役以来唯一一个成建制投降的帝国军部队。
他们的投降给革命军减少了很多麻烦,但也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负担。
“我的意见是俘虏可以不要,让他们自己回去就行,反正等比罗尔堡的物资搬运完了之后我们也是要撤走的,索性把他们都丢那里得了。”
斯塔林语气冷漠地说道。
革命军现在急缺粮食和供暖物资,三个师的俘虏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个不必要的负担。
他们现在既没有足够的粮食去养这些俘虏,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改造和教育他们。
斯塔林倒是很想把这些人给丢到林场或者矿场去劳动改造,但是叶格林却不愿意为了这件事而破坏他们优待俘虏的政策。
因此,他们现在最需要去做的事情就是找个机会把这些俘虏给放回去。
对此,101纵队的政委鲁金斯基提出了一个建议:
“我觉得,我们可以试着去找沃尔尼总督区的总督谈谈条件,让他把这些俘虏给买回去不就行了?”
鲁金斯基的想法不是空穴来风,此前革命军就干过几单用贵族俘虏换赎金的买卖,现在只不过是把这单生意给做大了而已。
不过这样一来,一个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沃尔尼总督会愿意买这些俘虏吗?
或者说他买得下这些俘虏吗?
革命军现在很缺时间,他们必须赶在开春之前把布尼亚克这边的问题给处理好。
这场战役虽然他们已经击溃了帝国派来了两个集团军,但也因此暴露了自己的实力。
如果依旧占着沃尔夫格勒这座大城市,帝国在开春之后必然调集更多的部队过来。
之前帝国可能还会因为他们的弱小而低估革命军的实力,将多余的精力都放在了内斗上面。
然而当革命军真的挺过了帝国军的攻势并且依旧保有着布尼亚克地区绝对的控制权,那么势必会促成帝国国内一些派系的和解。
到时候帝国出兵可就不会有这一次的拖沓了。
因此不管革命军是否在战场上占优,他们也必须在冬天结束之前将沃尔夫格勒给送回到帝国军手上。
尽管他们战斗力已经在战场上得到了检验,但帝国军前线的军官知道,后方的文官不一定知道。
文官集团是帝国内部一个很有意思的派系,他们的势力非常大,但是内部倾轧严重基本不可能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派系。
但是在某个问题上这帮人又保持着一个惊人的一致性,那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他们可不会管革命军的存在究竟有着多大的战略威胁,只要这个威胁不直接展示出来,他们就会当做不存在一般。
毕竟革命军只要没有占据帝
第574章 革命军的生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