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娜嬷嬷的手是冰冰凉凉的,但维拉却一点儿也不嫌弃,她反过来用自己的小手捂住了嬷嬷的手尤其是关节那位置。
为了将通火炕的房间全都让给孩子们住,明娜嬷嬷带着保育院的护工们搬到了仓库附近的小木屋内居住。
这里没有既修建火炕,也没有蒸汽锅炉来集中供暖,有的只是几个人共用的一个小火盆。
火盆里的木炭散发出了忽明忽暗的火光,明娜嬷嬷很高兴地收到了这么一大卷皮子。
她现在正忙着用这些皮子缝一些皮手套、皮帽子什么的,当然皮草大衣就别想了,那样太奢华了。
从前线反馈过来的情况来看,工作队那边冻疮的发病率极高,在征询了医院那边的意见后大家得出结论是保暖措施做的不够导致的。
在开垦营地那边,手套和靴子是很缺乏的,很多人还带着之前发的布琼尼帽。
这一款帽子春秋季节的时候戴可以,冬季的保暖效果也算不错,但是在应对夜晚低温尤其是风雪交加的时候效果就会变差。
因此生产更好的毛皮帽子和厚手套就成了根据地现在必须解决的问题。
但新的生产线搭建需要时间,不管是人力、场地、设备还是原材料都是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
听说戈尔隆先生这段时间都为这个事情愁得睡不着觉了,明娜嬷嬷在听说了这件事后也想为大家分点忧。
她不是很懂那些专业的问题,但是她行动速度却很快。
文德镇仓库里堆了不少皮子,但是种类繁杂而且剥制的技术也不是很好。
这点皮子想要用来进行大规模生产是不够的,但少批量小作坊地刚好够用。
戈尔隆他们不是没想到了这样的可能,但问题是现在文德镇这边能动用的人力实在太少了,难民们基本都被派往前线去了了,剩余的人力根本没法支撑起小作坊生产的需要。
明娜嬷嬷带领着保育院的娃娃们过来支援,刚好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十多个孩子们聚集在了仓库这里,她们大多都已经十岁了,有部分人以前就在纺织厂做过工。
虽然不是专业的裁缝,但是小姑娘的手可灵巧了。
她们工作起来的效率一点儿也不低,几个人搭配着干活,三下五除二地就能把一双皮手套给缝好。
手套皮的部分在外,毛的部分在里面,小姑娘们将针脚缝地可结实了。
而且不光是手套,她们在缝制帽子的时候也可用心了。
这种有着两个大护耳的帽子是希德罗斯这边的传统服饰了,不过一般情况下都属于普通人中间的奢侈品,也只有家境稍好的人才能买上一顶。
食堂的杰米列夫爷爷就有一顶这样的小皮帽,不过他那一顶帽子两侧的护耳已经没了,顶上的毛也光秃秃的。
“姑娘们,先吃个饭吧,吃完再干活呀。”
现在已经到了饭点,杰米列夫老爷子每次都会先让干活的姑娘吃饭。
他每次看到这些娃娃们在干活,心里都总不是个滋味。
“是维拉呀,来,爷爷给你煮得有面疙瘩,快过来吃吧。”
杰米列夫老爷子记得这位有些要强的小姑娘,这娃娃干起活来像个小大人似的,让人看着就心疼。
面对杰米列夫老爷子的热情,维拉不好意思拒绝,而明娜嬷嬷也放下了手中的针线向大家催促道:
“娃娃们,先吃完饭再干活吧
第648章 明娜嬷嬷的信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