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章 兰亭序与东宫风波[1/2页]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隐城的驼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太极殿内,沉香袅袅升腾,在鎏金蟠龙柱间缭绕。
     李世民指尖摩挲着案头密信,烛火将34;兰亭序34;三字映得忽明忽暗。
     长孙无忌伏地叩首,玄色朝服拖曳在地:
     34;启禀陛下,臣已探得《兰亭序》真迹踪迹。34;帝王猛然起身,34;速速道来!34;
     与此同时,弘文馆内狼毫蘸墨,在素绢上晕开层层涟漪。
     高士廉将修订完毕的《氏族志》呈递御前,鬓角霜白随着躬身微微颤动。
     李世民翻开泛黄的书页,目光扫过崔、卢等旧族仍列甲等,陡然将书册摔在龙案:
     34;朕命你以当朝官爵重定氏族高下,尔竟如此迂腐!34;砚台中的朱砂溅在蟠龙纹案上,如未干的血迹。
     会稽永欣寺的晨钟惊起檐下白鸽,萧翼身着青布僧袍,手持《金刚经》立在大雄宝殿前。
     他望着辩才禅师缓缓走来,袈裟上的金线莲花在阳光下流转。
     34;施主对书法也有研究?34;辩才抚须微笑。
     萧翼从袖中取出王献之《中秋帖》摹本,34;偶然得此残卷,特来请大师指教。34;
     三日后的雨夜,辩才从暗格中取出檀木匣,烛火映着绢本上34;永和九年34;的蝇头小楷。34;
     此乃右军真迹,施主莫要外传。34;
     萧翼双手接过时,指尖触到绢边微微发潮的水渍。
     待寺门紧闭,他怀揣书卷疾行,身后留下深浅不一的泥泞脚印。
     褚遂良展开画卷的瞬间,瞳孔骤然收缩。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34;群贤毕至34;四字上,墨色虽浓却少了几分灵韵。34;赝品!34;
     他将画卷重重拍在案上,震落砚中宿墨。
     萧翼僵立当场,望着烛火在假帖上投下的扭曲暗影,后背渗出冷汗。
     更鼓三更,永欣寺禅房内,萧翼就着油灯细细端详摹本。
     狼毫在宣纸上反复勾勒34;之34;字,墨迹晕染间似有龙吟隐隐。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他攥着摹本冲向辩才的禅室:34;大师,此字飞白处笔力千钧,还请赐教运腕之法...34;
     檐角铜铃叮咚作响,惊起满院晨雾,也模糊了萧翼眼底的算计。
     永欣寺的暮鼓惊起寒鸦,辩才禅师望着萧翼在青灯下临帖的身影,苍老的手指摩挲着檀木经筒。
     三载春秋,这个自称云游僧人的青年日日与他探讨书道,从《十七帖》的转折到《鸭头丸帖》的墨韵,竟比许多成名书家更懂其中真意。34;施主对右军笔法如此痴迷...34;
     禅师轻叹一声,从密室深处捧出素绢,月光透过窗棂,将34;天朗气清34;四字映得恍若游龙。
     当褚遂良在弘文馆展开《兰亭集序》真迹时,宣纸上的墨香裹挟着永和九年的暮春气息扑面而来。
     他指尖轻触34;流觞曲水34;四字,忽闻身后传来急促脚步声——萧翼身披新剃的僧袍,颈间尚留着戒疤,34;大人只管将真迹呈给陛下,贫僧愿在此永伴青灯。34;
     晨钟敲响时,他已在佛前抄完三卷《金刚经》,笔尖的飞白与王羲之的神韵竟有几分相似。
     太极宫的龙涎香突然变得格外浓烈。
     李世民颤抖着展开《兰亭集序》,烛火在3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34;的字迹上跳跃,恍惚间竟将帝王眼角的泪水映成金色。34;
   

第16章 兰亭序与东宫风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