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章 五郎的发现[1/2页]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隐城的驼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神都,掖庭宫的琉璃瓦在暮色里泛着冷光。章五郎握着鎏金腰牌穿过九曲回廊,靴底踏过青砖的声响惊飞檐下白鸽。藏书阁朱漆大门前,两名金吾卫抱拳行礼,铜锁开启时,厚重的檀木香气裹挟着陈年纸墨味扑面而来。
     阁内三层楠木书架如密林耸立,垂落的青铜宫灯将阴影切割得支离破碎。章五郎仰头望向高处34;武德贞观34;的描金匾额,衣袂扫过积尘的雕花栏杆,顺着盘旋的木梯拾级而上。指尖抚过书脊的瞬间,暗格里的机关突然发出细微的34;咔嗒34;声,整排书架缓缓转动,露出夹层中封存的珍本典籍。
     34;就是这里!34;他突然顿住,目光锁定在一本烫金封面的《太宗轶事》上。羊皮纸扉页已经泛黄,边缘卷起细小的毛边,翻开时发出脆弱的沙沙声。章五郎屏住呼吸,快速扫视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直到一段记载让他瞳孔骤缩——34;贞观元年术士袁天罡进京,太宗皇帝命他为大唐祈福国运,和炼制不死药于贞观二十年练成,袁天罡试药后产生一些副作用34;。
     烛火突然剧烈晃动,在墙上投下扭曲的阴影。章五郎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又将书页前后反复翻看,却再找不到任何相关记载。34;不可能...34;他低声呢喃,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记载文字,34;整整二十年的心血,怎会只有寥寥数语?34;
     他合上书本,靠在书架上陷入沉思。地下书库的寂静被他沉重的呼吸声打破,烛泪滴落在青砖上,凝成琥珀色的珠状。34;副作用...34;他喃喃自语,脑海中浮现出太宗皇帝端坐龙椅的画像,34;若不死药真的成功,以李世民的雄才大略,怎会甘心让试药者独享长生?除非...34;
     。寒意顺着脊椎爬上后颈,章五郎突然想起另一本古籍中的记载——贞观二十三年,太宗皇帝暴毙,而袁天罡却在同年神秘失踪。冷汗浸湿了他的后背,所有线索在脑海中拼凑出一个惊人的推测:所谓的34;副作用34;,或许根本就是足以颠覆王朝的致命缺陷。
     34;袁天罡...34;他握紧拳头,指甲几乎掐进掌心,34;原来你才是解开一切谜团的钥匙。34;摇曳的烛光下,他的影子在书架间拉得老长,宛如一只伺机而动的猛兽。二十年的试药、突然暴毙的皇帝、消失的术士,这看似毫无关联的事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惊天秘密?
     章五郎将书本重新塞进暗格,转身时撞落一旁书架上的青瓷香炉。碎片飞溅间,他瞥见炉底刻着的篆书——34;贞观二十一年,袁天罡监制34;。寒意顺着后颈爬上头皮,他弯腰捡起残片,却发现炉底内侧还刻着一行极小的字:34;药力反噬,天命难违34;。
     暮春的洛阳城笼罩在薄暮之中,章五郎匆匆穿过朱雀大街,衣袍在疾风中猎猎作响。街边小贩的叫卖声、车马喧嚣声都被他抛诸脑后。回到章府时,檐角的铜铃在风中摇晃,发出细碎而清冷的声响,恍如来自千年之前的叹息。
     与此同时,贞观殿内烛火通明,武曌慵懒地斜倚在蟠龙金榻上,凤目微阖,周身萦绕着不怒自威的帝王之气。上官婉儿手持奏章,垂首立于阶下,殿内寂静得只能听见烛芯爆裂的轻响。
     “如何?”武曌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带着上位者的威压。
     上官婉儿上前一步,轻声道:“章五郎在藏书阁停留许久,离开时神色凝重,应当是发现了些端倪。”
     武曌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这秘密也该重见天日了。就看他是否有这个造化,能参透袁天罡留下的玄机。”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奏章,其中多是群臣奏请立武承嗣为太子的折子,唯有狄仁杰的奏章言辞恳切:“立子则太庙可祔姑,立侄则无先例。”
     武曌指尖轻轻叩击着扶手,沉吟片刻后,目光变得幽深而决绝:“看来这件事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她望向殿外渐浓

第35章 五郎的发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