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唐军如鬼魅般散开,借着山影掩护,朝着连云堡主峰攀爬。此时天快亮了,堡内的吐蕃兵还在酣睡,只有几个哨兵抱着长矛打盹。直到唐军摸到堡门下,才有人惊醒,刚要呼喊,便被一支冷箭射穿了喉咙。
“轰——”
随着一声巨响,唐军撞开了连云堡的大门,火把瞬间照亮了整座堡垒。吐蕃兵从梦中惊醒,慌乱中抓起武器抵抗,却早已陷入三路唐军的包围。高仙芝立于堡门之上,看着乱成一团的敌军,朗声道:“降者不杀!”
城南的木栅护墙处,贾崇瓘的部队也发起了猛攻。那些看似坚固的木栅,在唐军的撞车面前不堪一击,八九千吐蕃援军被分割成数段,首尾不能相顾。
战至天明,喷赤河的河水被染成了暗红色。当第一缕阳光照在连云堡的旗帜上时,唐军的战旗已经取代了吐蕃的狼旗,在山巅猎猎作响。高仙芝站在堡顶,望着远处连绵的雪山,对身边的封常清道:“下一步,便是藤桥了。
过了藤桥,吐蕃援军却已是鞭长莫及。此时的小勃律国本就兵微将寡,国王与一众亲吐蕃的大臣更成了惊弓之鸟。
对高仙芝而言,此次远征的核心目标便是推翻亲吐蕃的小勃律政权,扶植亲唐的新政府。
若让这些依附吐蕃的核心人物逃脱,唐军的远征便等同于徒劳——毕竟大军无法在此久驻,一旦班师,这些人定会卷土重来,小勃律仍会回到从前的状态。
为避免这般局面,高仙芝早派将军席元庆率领一千骑兵奔赴小勃律都城。史籍对此段记载虽略有矛盾,但其大致过程是:席元庆抵达后,谎称唐军此次仅是借道前往攻打大勃律,试图稳住小勃律君臣。
然而,亲吐蕃的首领们深知自己绝无幸免可能,仍试图逃窜。席元庆见状,便拿出预先备好的诏书与绸缎假意安抚,趁其不备将他们尽数擒获。
唯有国王带着吐蕃王后躲进山洞,一时未能抓获。
等高仙芝大军抵达,先斩杀了五六个死心塌地效忠吐蕃的首领,随后亲自前往招抚小勃律国王,一举平定了小勃律。
捷报快马加鞭送入长安,径直递入兴庆宫时,李隆基正凭栏望着阶下新开的紫薇花。展开军报匆匆扫过,他猛地一拍栏杆,眉宇间尽是酣畅:“好一个高仙芝!孤军深入竟能立下这般奇功,朕该如何赏赐才配得上这份捷报?”
一旁的李林甫躬身捧着茶盏,闻言缓缓抬眼,嘴角噙着恰到好处的笑意:“此等大胜,全赖圣人运筹帷幄、天威所至,否则边陲将士怎得如此神助?”
这话说得李隆基通体舒坦,他抚着胡须朗笑出声,指尖在军报上轻轻点着:“便依你说的。传旨,命高仙芝接任安西节度使!至于夫蒙灵察……”他略一沉吟,眼中闪过几分冷淡,“调去河西,给个偏将之职便罢了,也算全了他往日的情分。”
话音刚落,他话锋一转,语气沉了沉:“对了,忠嗣那边如何了?朕早前催他进兵的旨意,可有回音
第72章 战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