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鬼头鬼脑的小和尚,你去受戒去吧。”
穆洋看到赵海生似笑非笑的眼神,不禁有些生气。再加上想到汪老形容赵海生是明海和尚,白静茹是小英子。想到这里就恨得牙痒痒。偏偏赵海生也不解释,还咧开嘴巴笑。
另外几个专家似乎对歌曲挺感兴趣,一直催促快点开始唱。
赵海生连忙解释道:“这件事快不了啊,现在几个伴奏的高手还没到呢。而且,即使到了,也得让人家熟悉一下乐谱,练两遍,要不然到时候表演出来,可就变成一场灾难表演了。”
听到赵海生这么说,汪老也忍不住开腔了。
“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就是听戏,也得让乐手热热手。这种节奏感,有时候就是差那么一下,听起来就不对。”
其他几个专家不好反驳汪老,自己聚在一堆,不知道商量什么。
赵海生怕他们闲着生出事来,便站出来说道:
“各位专家,现在我们要等乐手,另外穆洋也要熟悉一下乐谱,所以今天估计大家要从我们排练参观起了。”
“好在我们还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做。在这里,我可以介绍一下这张专辑的其他两首歌曲。”
赵海生说完,大家都愣住了。
“小赵,你刚才不是说,这张专辑只写出来三首歌吗?这三首刚才都简单介绍过了。那现在这两首歌是怎么回事?”
汪老怕其他人刁难,自己先问出了问题。
“是这样的。咱们这张专辑是要去欧美打擂台的。那么各位专家想一想,如果是一位外国来的歌手或者乐队,来咱们国家出专辑,他们在曲目上会有什么办法,让他们能迅速融入我们呢?”
赵海生这么一问,穆洋、白静茹都忍不住开始思考了起来。几个专家的表情可就不是那样了。
赵海生连忙自己把答案说了出来。
“我翻看了一些欧洲和美丽国之间音乐历史,发现那些想打入其他国家的歌手,往往会选择一两首当地的歌曲来翻唱,这样一来能够迅速混一个脸熟。所以……”
赵海生还没有说完,就听汪老啪一声拍了一个巴掌,高兴地叫好道:
“太对了!以前唱戏的名角们就是这样操作的,他们不管是从南到北,还是从北到南,肯定要唱一段当地名角的唱段。这么一来,一个是表示尊重,另一个也有拜码头的意思。没想到洋人的方法和咱们唱戏的也一样。确实是这么一个套路。”
“高,高老庄的高。不愧是汪老啊。这一点还真是这个道理。”赵海生见汪老这么凑趣,当然也回报了一句。
其他人听到汪老这么说了,也就不好反驳了。
汪老自己想了一会,反而又问道:“但这件事也有点麻烦啊。以前唱戏的那是拜码头,现在我倒是听说了,国外特别注重那个版权,咱们唱别人的歌,没有版权怎么办?这还是其一。”
汪老说着还站起来了。
赵海生没想到汪老这么一个码字的,还懂得版权,连忙继续请教。
“那之二呢?”
“
第531章 用翻唱开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