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特意让老爹老娘交代,主要是想到他两个婶婶的大嘴巴。
     稍微有点事,恨不得全村人都知道。
     现在是八三年,不是八四年。
     今年刚刚包产到户,政策方面还比较严格。
     购买各种东西,还都需要票。
     到了八四年,情况好转很多,国家政策进一步放开。
     很多票取消,农民种地买卖农产品,更加自由。
     只要去登记注册一个收农副产品的个体户证明,收蝎子、知了猴这些东西,就基本上不会有太大问题。
     几个堂哥堂弟,表哥,表弟,有正干的也有跟他一样游手好闲的,都不是特别操蛋的人。
     两个婶婶大嘴巴更是性格使然,其实没什么坏心思。
     王东升记得,家里到现在好像还欠着二叔、三叔家钱。
     他结婚盖房那会欠的,已经几年了,二叔、三叔从来没主动过来要过。
     不过,二叔跟三叔还是有些不同。
     二叔是人老,实话不多。
     三叔是人老实,话不多。
     在父母、媳妇相继离世后,王东升跟三叔家交往多一些。
     二叔家的二堂哥,九十年代末发了点小财,在二十世纪初,带着一家人都搬到市里,很少回家。
     至于三个姑姑,嫁得虽然不远,但平时极少来往,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会来看看奶奶。
     奶奶去世后,来的就更少了,王东升只记得三个姑姑家的孩子,都没什么出息。
     倒是孙子辈,也就是王东升的侄子,有比较出息的,他上一辈子醒悟后,就一直在外面的工地干活,一年到头回不了几次村里,知道的信息很少。
     “媳妇儿,你跟大舅哥、小舅子他们说说,让他们抓蝎子和知了猴拿过来。”
     既然连堂哥,堂弟,表哥表弟都要抓蝎子、知了猴,老丈人这边肯定不能落下。
     他老丈人、大舅哥看不惯他,从来不给他好脸色,都是因为他自己游手好闲、好吃懒做造成的。
     但说实话,老丈人、大舅哥们人都非常好,心疼他媳妇,经常帮衬他们一家。
     特别是老爹老娘相继离世后,农忙时,大舅哥们都会过来帮忙。
     哪怕后来他媳妇操劳过度,四十多岁就英年早逝,老丈人、大舅哥还会时不时的给他这几个孩子钱花。
     那会老三考上高中,他媳妇生病,学费和生活费都是几个大舅子和小舅子给的。
     王东升陷入回忆当中……
     “啊!”
     “还让我几个哥和弟弟一起抓啊,你能卖的完吗?”
     许秀琴一句话,把王东升从回忆里拉回现实。
     她不是没想过让家里人抓知了猴和蝎子,只是她不知道自家男人,能不能卖得了这么多,就一直忍着。
     “媳妇别担心,卖得完。”王东升先给媳妇吃颗定心丸。
     “别看这两天抓的知了猴、蝎子数量都不少,后面每个人抓的肯定就要少很多。”
     “再过几天,一晚上,所有人的加起来,蝎子估计撑死二三十斤。”
     “人家那么大一个药材厂,不用说每天二三十斤,就是每天一二百斤,都不算什么。”
     “知了猴要是太多的话,让大舅哥他们帮着一起去卖。”
     王东升上一世亏欠老丈人家太多,这一世怎么也要找补回来。
     只要他正干,老丈人一家人对他的态度,肯定会有所转变。
     “那等过两天,你这边稳定了,我再回去

第45章 皇帝不急太监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