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3章 排片不是太多,而是太少[1/2页]

华娱:踩着娜英冯裤子成为顶流 醒酒的肉汤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呃?”李琦不明白,对方为什么这样说。
     直到对方拿出来报纸。
     大标题就是:
     【赢家通吃,对电影市场的发展的消极影响】
     “嚯~”
     李琦捏着报纸,“说起来,我还得叫他一声舅,可惜和他从始至终都没有说过几句话,反倒是老舅爷对自己不错。”
     至少让自己在《西游记后传》里面演了一个角色。
     “这个没有多大影响吧?”洛桑领导试探地问道。
     “没有多大影响,文人的骂战而已,鲁寻和徐志抹之间还进行过骂战,持续时间也更长。”
     “也是,胡石和郭沫弱互撕,我还拜读过呢。”洛桑领导哈哈大笑道:“有竞争才会出大师嘛!”
     领导丝毫看不出来李琦眼中的愤怒。
     ……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继续横扫国庆档,2002年的院线,院线制刚刚颁布,与二十年之后同时上映不同,影片都是最先在大城市放映,然后才会下放。
     此刻大城市里面的首轮还没有结束,小城市和县城就才刚刚开始。
     也就是说《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的热度才刚刚开始。
     对电影的评论和讨论也越来越多。
     毕竟这时候城市化还没有二十年之后那么严重,更多的观众还是集中在小城市、县城、村子里面,他们才是大多数。
     结果,他们还没有看到电影,却先看到了电影界对《四大天王》的批评、讽刺。
     看着报纸上一个比一个骂的狠,不由产生质疑,有些人人云亦云,跟着骂。
     “不是吧?李琦这个人这么霸道吗?”
     “要不然,我们不去看《四大天王》了吧?”
     “我当初就说李琦不是什么好东西。”
     “他们骂他们的,我们看我们的,说不定过几天电影被下架了。”
     “……”
     而就在这时候,华青报发了一篇李琦的公开回应。
     “不管《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有多么的成功,我在电影行业都注定被孤立,不受待见。”
     “原因骂,自然是因为砸了电影圈子这些老混子的金饭碗。”
     “以前做电影的规则是大家坐一圈,拿钱出来,大头导演拿着,然后下头给下面的人分一分,剩下一点点的灰烬扫一扫,做成一坨端上桌就行了。”
     “就算电影做成了烂片,做成了大粪,观众们没得选择,所以顶多抱怨几句,然后导演和演员出来卖一卖惨,说我们有多么的努力,有多么的用心,这事儿就过去了。”
     “但现在我来了,我把钱全都砸在了电影本身,给观众们上了一桌满汉全席。”
     “于是乎,啪~票房爆了,他们彻底破防了。”
     “他们为什么破防?”
     “因为李琦不依靠阴阳合同,不靠着虚报支出,不依靠吃各种回扣,不依靠各种这样的建影视城,不依靠……居然靠着卖电影的票房就站着把钱赚了?”
     “那你这不合规矩啊,你这是掀了电影行业从业者的桌子啊,你这样认真做电影,观众看过你做出来

第233章 排片不是太多,而是太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