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怕不是要当墙头草,随风摇摆?
     真以为当臣子就是做一条听皇上话的狗,这么简单?
     皇权跟相权,从来都是相互倾轧。
     哪怕现在没有丞相了,本质却没变。
     皇上跟朝臣,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
     尤其现在,皇上正与太上皇角力,正是需要朝臣押注的紧要关头。
     一味妥协给皇权,没得带累自己的。
     就是考上,当了官,自己也要离他远远的。
     两封信下来,李父当外祖父的喜悦,被冷水浇地剩下了两三分。
     重新再看一遍信后,知道纨儿没有为不值当的人瞒着自己实情。
     也没有因为两个通房有多么悲痛、伤心,李父心里加了三四分的喜悦和欣慰。
     士之耽兮,犹可脱也。
     女之耽兮,不可脱也。
     只要女儿,没有陷入情情爱爱之中,一味痴情付出,不顾全自己,那就能够放心多了。
     起码纨儿心情舒畅,再有个孩子,不管贾珠中举与否,她都能在贾府里舒服地生活。
     于是,李父派人跟继室说一声,让其准备一份贺礼送来。
     他自己提笔写下三封信件。
     一封给李纨的,对自己当了外祖父表示非常开心,给她和孩子各送上一对玉手镯。
     让她不要在意别的人和事。保全自己、平安生下孩子,才是她当下最重要的事。
     随信附上五百两银票,作为她的零花钱。
     还承诺,等李纨无恙生产后,再给送双倍。
     一封给贾珠的,只有寥寥几句。表扬了下他苦读的精神和毅力,让他注意身子,再也没有其他的了。
     一封给贾政的,篇幅不短。
     开头先是夸奖,说他:政公果然颇有祖父遗风,管家甚严。
     对贾珠的管教真的是方方面面、事无巨细,此番用心,必能取得好的成果。
     只等贾珠中举之后,他的慈父心肠必能为世人赞颂。
     反正整封信,就是主打一个夸奖。
     至于有没有阴阳怪气?
     李父会说:纯属是个人解读、无端揣测,自己绝对没有这个意思。
     想了想,贾珠中举比不中举好些,而且女儿还要在贾府待着的,李父还是在信里提点了一句,让多留意些考官。
     然后,把三封信和确认没问题的贺礼,一起送去了贾府,并附上礼单。
     等贾政接到这封信后,手上青筋暴起,却还攥着信死死盯着,脸上颜色变来变去。
     最终,气地哼了一声,把信拍在桌子上。
     想了想,又拿起信,盯着李父那句提点,来来回回地看了几遍。
     让小厮把几个清客请来,“你们也知道,我那个孽子,娶的是国子监祭酒家的女儿。”
     “今日我那亲家来信,提点说,让多关注着些乡试的考官,你们是何看法?”
     几个清客互相对视一眼,又看了看贾政的脸色,好像隐隐有些生气。
     一清客说道:“世翁,若是寻常人家,打听考官的喜好,再修改文章加以迎合,这样方能中举。”
     “但世兄出身国公府邸,乃是荣公之后,不管乡试考场的考官是谁,只怕,都不敢难为世兄的。”
     另一清客也赞同,“此话甚对,老国公爷深沐皇恩,圣眷优渥,世兄作为国公爷的后代,不需要像旁的学子一样迎合。”
     贾政面露满意之色,捋着胡须点了点头,“确实,一味迎合不

第29章 风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