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的洪水退去,云梦的甘霖降临。
在安国公府那套颠覆时代的“技术救灾”体系的强力干预下,两片广袤的灾区,终于从最初那濒临崩溃的混乱与绝望中,渐渐恢复了秩序,重新燃起了生产自救的希望之火。
田野间,新播下的良种已经破土而出,带来了一片片令人心安的嫩绿。
河道旁,“以工代赈”的民夫大军,在军队的协助下,日夜不休地修复着被摧毁的水利设施,重建着家园的根基。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所有经历过大灾的人都知道,真正的考验,往往并非来自灾难本身,而是来自……灾难之后。
当千万人口在极短的时间内流离失所,当原有的社会秩序被彻底打乱,当卫生条件恶化到极致,当人们因为长期的饥饿和惊恐而导致身体抵抗力降至冰点时。
另一个更为可怕、也更为无形的敌人——瘟疫,便会如同潜伏在黑暗中的幽灵,悄然降临。
尽管,安国公七女张丫丫率领的“防疫先遣队”,早已在灾情爆发之初,便奔赴一线,竭尽所能地宣传着“饮开水、勤洗手、掩埋尸身、处理秽物”等最基础的防疫知识。
尽管,在后续的重建过程中,张柱子和张铁牛也严格按照父亲的吩咐,将“改善卫生”作为新村镇规划和工程营管理的重中之重。
但,面对那千万级别的、散布在数千里广袤土地上的庞大灾民群体,面对那根深蒂固的、落后了千百年的生活习惯。
这些努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危机的爆发,却终究未能完全阻止那场宿命般的……劫难。
……
第一个爆发点,出现在天南地区,一个位于永嘉泽腹地的、规模最大的灾民安置营。
这里,聚集了超过十万名从洪水中侥幸逃生的灾民。
他们被临时安置在用草席和木板搭建的、拥挤不堪的窝棚里。
虽然,在青石商会的全力供应下,每日的口粮尚能保证。
但因为人口密度过大,生活物资极度匮乏,加之连日阴雨导致的潮湿环境。
这里,俨然成了一个滋生疾病的温床。
最初,只是有几个年幼的孩子,出现了上吐下泻的症状。
地方官府的随营郎中,只当是寻常的“水土不服”或者“伤食”,随意开了几副安中止泻的草药,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然而,仅仅过了三天。
同样的症状,便如同被点燃的野火一般,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在整个安置营中,疯狂地蔓延开来!
呕吐,腹泻,高烧,脱水……
成百上千的灾民,在短短数日之内,便相继病倒。
他们虚弱地躺在肮脏的窝棚里,痛苦地呻吟着。
呕吐物和排泄物,因为来不及处理,更是进一步污染了本就稀缺的饮用水源。
恐慌,如同比洪水更可怕的猛兽,瞬间攫住了所有人的心!
“是……是瘟疫!是天瘟啊!”
“老天爷不让我们活了!先是发大水,现在又要降下瘟神来收人了!”
“快跑啊!离开这个鬼地方!”
绝望的哭喊声,再次响彻云霄。
一些尚未染病的灾民,不顾官府的禁令,开始疯狂地向外逃窜,试图逃离这个被死亡阴影笼罩的“人间地狱”。
而他们的逃离,无疑又会将这可怕的瘟疫,带向更远的地方。
……
当这封由当地驻军,以“最高等级”八百里加急,送抵京城安国公府的疫情奏报,摆在张丫丫面前时。
这位年仅十九岁的少女,那张一向沉静如水的脸上,也第一次,露出
第625章 灾后遇疫,雪上加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