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我有一个猜测,但需要验证。”温清宁语气严肃。
沈钧行沉声问道:“需要什么?”
“您使人去寻趟六姑,她二人关系最亲近,问问她陋婶子可曾生过大病。”
温清宁说完,沈钧行便立刻差了一名护城卫去办。
“第二件事,拿着名单去积福寺找王阿婆,她在悲田养病坊日久,名单上的孩子应该都认得。”她继续说道,“不需要确定具体时候,只要确定一件事,那些孩子是不是都是重病痊愈后被收养的。”
“头儿,这事让我去办吧。”什么也没找到的王炳出声道。
沈钧行“嗯”的一声:“名单在书案上。”
王炳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院外响起哒哒远去的马蹄声。
“剩下的我们回府廨再说。”
温清宁回望一眼变得安静的小院,无声地叹了口气,和沈钧行一并离开。
二人不等出延祚坊坊门,那名去寻神婆六姑的护城卫回来了。
“六姑怎么说?”温清宁撩开马车帘子,探身问道。
“回禀小娘子,六姑说陋寡妇当初因胎儿养的太大,生产时大出血,人虽然救回来了,但病了好几年,直到赖润娘八岁的时候,陋寡妇和赖大大打出手,从那之后身子就渐渐好了起来。”
“辛苦了。”
她缩回车里,靠在车壁上拧眉沉思。
沈钧行将车帘掩好,敲了敲车壁,车轮便辘辘地滚了起来。
“侯爷,那位李先生如何了?”
“自收到你信件之日起,便让人一直使人盯着,这几日并未出城。”说话间,沈钧行将一个精致的暖手炉单手托着送到她面前,“里面的香是让高谈用药材调配所制,与你体质相合……不要急躁,乱易生错。”
白瓷制的暖手炉做成香炉模样,温润细腻的釉面上刻着“长夜安隐,多所饶益”八个字,字迹端正规矩中又透出凌厉的锋芒。
这八个字出自《法华经》,寓意在漫漫黑夜中,身心皆安。
袅袅白烟从镂空的盖子缓缓飘散而出,淡淡的药香在马车中弥漫,带着安抚与祝福。
沈钧行见她望着暖手炉发呆,手臂下移,把暖手炉直接送到她膝上,然后面色自然的撤回手臂,淡淡道:“那位专门来往于朱门绣户,本姓纪,相州邺县人。从登记的过所来看,与前司空杨可化一家没有任何关系。”
看到温清宁两手拢抱住暖手炉,他眼眸中闪过一丝柔软,继续说道,“与我外祖一家也没有关系,那般长袖善舞、博学多识之人,不可能是我外祖的血脉。同样,和李泊明也没有关系。”
长袖善舞、博学多识,这般高的评价,看来是接触过了。
温清宁手指轻轻摩挲着暖手炉上的小字,转而问起另一人:“那位大理寺的颜录事近来如何?”
“自那日带走乌续本尸身剖验之后,除了上值便是窝在家中。”沈钧行朝温清宁的方向稍稍倾身,放低声音,“沈某在那位表兄那里得知两件事。”
表兄?
第107章 颜其蔚和李泊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