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7章 失察[1/2页]

与妻侯 红糖粽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于县令不想欺骗妻子,却又不愿她为自己担忧,斟酌道:“大约会落得个失察。”
     曹氏一听只是一个失察,顿时松了口气。
     她晃了晃于县令胳膊,声音又轻又柔:“那你能不能不要告诉族里?你要是告诉了族老,不仅你这官做不成,就连我和金刚都要回去受教,还有百药呢……到时候其他人怎么看他?”
     于县令停下脚步,将妻子耳边的碎发理到耳后,一面说道:“这事便是我不说,族老也会从别处知晓。回去吧,我前头还有事没忙完。”
     曹氏鼻子一酸,哽着嗓子点了点头:“我和金刚都不怕受教,就是不想让你多年努力一场空。”
     “为夫明白。”于县令笑着将她送进中门,目送她由婢女扶着回去,见她仍时不时回头张望,便摆了摆手,扬声催促,“快回去,脸上的伤记得涂些药膏。”
     曹氏望着独自站在夜色中的夫君,哽咽着点了点头,转过身便扑簌簌地落下泪来。
     于县令直到看不见人了才收回目光,往都厅走去。
     具体结果如何,端看上面怎么判。
     与此同时,马车上的四人正说起于县令的事情。
     他将赶车的活计交给发财,侧着身子搭坐在车边,
     “郡君说的没错,于县令真的没有遮掩徇私,还大大方方地请了其他参与其中。不过,于岁守和段骏的事肯定会牵连到他吧,别的不说,一个失察的罪名是跑不了了,政绩也会受影响。”
     “失察也不是什么大罪吧?罚上几个月或一年的俸禄应该就无事了吧。”竽瑟有些不确定的说道。“按平安所说,于娘子也是受人蒙骗!最可恨的就是那个假县尉,如果不是那个假县尉,于县令一家怎么会有这无妄之灾”
     除夕夜没有宵禁,中兴县的百姓都趁着难得的清闲出来闲逛,摊贩、杂耍也都趁机挣上一笔。
     温清宁撩开车帘望了眼街上的烟火盛景,闻言说道:“失察之罪,轻则罚俸、贬官,重则流放或处以极刑,我朝自立朝至今日,因失察者多不胜数。
     “其中漏户、未察觉出下属虚报田亩者,多为罚俸;未察觉部下有贪污者,多是降职贬官或迁做闲职。倘若任职期间,治地发生冤案、民乱或谋反,常受杖刑、流放或死刑。
     “我看过两起旧案卷宗,元和十三年,有一折冲都尉因部下失手伤了人命,以失察之罪被赐自尽,阖族流放岭南。这一起旧案在我记忆中是失察罪判得最重的一起。而有意思的一件事,同年,兵部侍郎宋拱因族中小辈害人性命,也被按上失察的名头, 但他只是被贬为潮州刺史,并罚俸一年。”
     听到这一番话,三人均沉默了。
     平安有些唏嘘:“这失察的罪名怎么听起来这么乱,照这么看来于县令究竟怎么样全看上头的心情了。”
     温清宁缓声说道:“所以才需要律令有统一的裁决标准,不该因人而异。”
     竽瑟注意到她表情复杂,开口说起方才在都厅次间听到的事。
     “郡君知道大姑是被逼嫁入陶家的吗?”
     温清宁稍稍一怔,摇了摇头:“倒是头次听说,这事是他们吵架时说的吗?”
     竽瑟“嗯嗯”两声:“是那位陶家的小娘子说的。她说就是因为自己撞破了大姑与一个叫鲁二男子的奸情,大姑才会任由她被陶家选出送出去。”
     “鲁二?”这是温清宁第二次听到这个名字,但一个姓氏加上一个排行,实在不好猜测这人身份。
     整个中兴县鲁姓人家可不少。
     “是县里刽子手鲁长存家的二儿子,说是失足落水淹死了,郡君可知道此人?”
     温清宁皱眉摇头
    

第197章 失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