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4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1/2页]

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大唐彦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明朝廷的信誉在宝钞广泛使用后,已经严重透支,民间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持续降低,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不然现在两京十三省的百姓也不会只认金银铜币而不认宝钞了。
     朝廷的信誉不能在受到损毁,在这种大战略方向,弘治皇帝的看法和杨廷和保持高度统一。
     杨廷和在查出宁海县小渔庄被屠真相的时候,就第一时间给弘治皇帝找好了台阶。
     同时杨廷和还将查抄出来的关于东南林氏集团的所有账簿抄送给了朝廷。
     ……
     东南所有的事现在都是被捂住了,户部右侍郎还不知灾难将至,已是正月末,天气依旧有些寒冷。
     春风如同刀子一样,刮向了午门外矗立的百官。
     今天是正月最后一场朝会,也是海禁或开关的最后一场朝会决议。
     百官们各怀心思站在午门外,户部右侍郎林泮安静的站在队列中,淡定的看着百官神貌。
     有人自信满满,有人踌躇不定,有人神色亢奋,有人暗中蓄力。
     不管是支持开关的焦芳等人,还是支持海禁的李东阳等人,谁又不是他林侍郎手中的玩物?
     这些高高在上的部堂辅臣级别的高官,还有皇室的皇子,甚至太子和皇上,谁不是被他林泮算计了呢?
     当东南发生屠村事件后,他甚至都不需要做什么,自有人给他在京师造势。
     如今民间义愤填膺,压力全部给到了朝廷,海禁是势必要禁止的,甚至朝廷还会和倭奴开战。
     一旦大明和倭奴开战,那时候将会有更大的利益等待着林泮。
     朱厚炜缓缓地回头,在人群中寻找着什么,最终将目光定格在户部右侍郎林泮身上。
     林泮微微一愣,他和蔚王没有任何交集,蔚王方才那意味深长的目光什么意思?
     莫非东南出事了?
     这不可能啊,掉脑袋的事,老二那边肯定慎之又慎,杨廷和绝对不会在东南查到什么,一切有关的人按理说都已经灭口,死无对证。
     想到这里,林泮心里恢复了几分自信,对视着蔚王投来的目光,微微颔首。
     朱厚炜嗤笑了一下,也就在这时,午门被打开,文武百官齐齐朝奉天殿而去。
     等文武百官站定,本以为朱厚照会在太监的陪同下进奉天殿,然而令百官意外的是,这次主持月末大朝会的居然是弘治皇帝!
     “微臣等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太监唱谒,百官见礼,大朝会正式开始。
     “诸公最近关于是否海禁议论的热火朝天。”
     弘治皇帝率先开口,道:“今天朕先不议海禁之策,浙江宁波府宁海县小渔村一百多村民被屠,朕心始终难安。”
     “贼獠屠戮大明之百姓,犹屠朕之儿女,士可忍孰不可忍!”
     百官忙不迭拱手劝弘治皇帝息怒。
     弘治皇帝压了压手,道:“在小渔庄惨案发生后,朕第一时间调锦衣卫、东厂、杨廷和一同在浙江彻查,同时又委任南京吏部侍郎梁储为浙江巡抚,督察浙江一

第104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