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场胜利让八路军的威名传遍大江南北。
     许多青年学子捧着报纸,第一次认识了这支坚持敌后抗战的队伍。
     在重庆的大学校园里。
     学生们热烈讨论着:34;原来在敌后还有八路军这样一支铁血之师!34;
     当然,国民政府控制的报刊也不甘示弱。
     《中央日报》用整版篇幅报道国军的英勇表现。
     将这场胜利描绘成在国府的领导下各部队协同作战的典范,这很正常。
     平安会战的胜利犹如一颗火种,点燃了全国抗日的熊熊烈焰。
     这场大捷不仅振奋了军心民心。
     更成为了征兵广告,召唤着无数热血儿女奔赴战场。
     晨曦微露,敌占区的一个小县城街巷间。
     一个衣衫单薄的报童挎着布包,清脆的嗓音穿透了清晨的宁静。
     34;卖报!卖报!林枫的特战旅全歼日寇,平安会战大捷!34;
     声音所过之处,紧闭的窗户纷纷推开,一张张憔悴而期盼的脸探了出来。
     一位须发花白的老人颤巍巍地招手:34;娃子,给老汉来一份!34;
     34;好嘞!34;报童麻利地递过报纸。
     老人粗糙的手指急切地展开纸张,目光在字里行间飞速移动。
     忽然,他浑身一震,浑浊的双眼泛起泪光。
     34;老天开眼啊......林枫的部队,竟真的一仗灭了上万鬼子!34;
     34;爷爷,啥事这么高兴呀?34;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光着脚丫跑出来,好奇地拽着老人的衣角。
     老人蹲下身,指着报纸上醒目的标题,声音哽咽。
     34;小红你看,咱们的军队打了大胜仗!那些杀千刀的鬼子,终于遭报应了!34;
     小女孩眨着乌溜溜的大眼睛:34;特战旅?是林枫哥哥的那支队伍吗?34;
     34;对对对!34;老人激动地比划着。
     34;就是林枫带的兵!他们就像天兵天将,专打鬼子的七寸!34;
     小红攥紧小拳头,突然挺起胸膛:34;爷爷,我长大了也要参加特战旅!34;
     老人一把将孙女搂在怀里,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抚摸她的头发。
     “好好好,你就做当代花木兰,把鬼子统统赶下海!34;
     随着《晋绥日报》《新华日报》等各大报刊连篇累牍地报道这场辉煌胜利。
     一股投军热潮正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
     在城市的街头,在乡村,在校园里。
     无数青年捧着油墨未干的报纸,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34;我要去参加特战旅!34;
     34;听说林枫的部队专打硬仗!34;
     34;这才是真正的抗日劲旅!34;
     这样的对话,在沦陷区、在大后方,此起彼伏。
     许多受过教育的知识青年,身怀绝技的江湖好汉。
     甚至是海外归国的华侨子弟,都纷纷收拾行囊,去找特战旅参军。
     ......
     林枫的特战旅正好是需要兵力和人才,特战旅需要快速发展壮大扩编。
     特战旅旅部。
     首长一行走了进来。
     老首长拍了拍林枫的肩膀,眼中满是欣慰。
     34;林枫啊,你现在可是名扬四海了。
     报纸上把你比作当代岳飞,连重庆的《中央日报》都不得不报道你的战绩34;
     参谋长接过话茬,语重心长地说:34;这份荣誉既是肯定,更是责任。
     总部对你和特战旅寄予厚望,希望你们能成为插在敌人心脏上的一把尖刀34;
     林枫正了正军帽,郑重地敬了个军礼。
     34;请首长放

第639章 送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