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70章 春联和晚会开始![1/2页]

抗日综剧:从亮剑开始 乱笔生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与此同时,系统奖励的四星级历史文化教育专家王国文也没闲着。
     他早早吃完年夜饭,就带领学校的师生们挥毫泼墨,写下了一幅幅寓意吉祥的春联。
     他们走遍红山镇的工厂、学校、机关和主要居民区,将火红的春联贴上门楣。
     这些饱含祝福的红色对联,让根据地的年味更加浓郁,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
     这让没能去现场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的老百姓们,也找到了别样的乐趣。
     他们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兴致勃勃地欣赏着各处张贴的春联。
     这些春联不仅装点了节日的喜庆,更成为了检验学习成果的34;考场34;
     林枫特别重视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在招工时优先录用愿意学习认字的百姓。
     红山镇因此开办了大量夜校、工人学校和识字班,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特别是那些有孩子的家庭,孩子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晚上回家就会教给父母。
     日积月累之下,大多数百姓都能认得上百个字,连报纸也能看懂一二。
     可以说,红山镇的文化水平在整个民国时期都是首屈一指的。
     此刻,这些平日里刻苦学习的百姓们,正摇头晃脑地品评着春联。
     有的指着对联煞有介事地分析:34;这副对联对仗工整,寓意吉祥,写得好!34;
     有的则装模作样地讨论书法:34;这笔力遒劲,颇有颜筋柳骨之风。34;
     虽然不少人其实还在半懂不懂的阶段。
     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享受这种34;文化人34;的乐趣。
     欢笑声中,节日的喜庆与文化的气息完美融合,勾勒出红山镇独特的年味画卷。
     王国文带领师生们创作的春联可谓别具匠心。
     既有庆祝新春的吉祥对联,也有鼓舞抗战的励志佳句。
     其中一副34;半壁河山堪对日,中原民气正回春34;的对联。
     既道出了抗战的艰辛,又寄托着胜利的希望。
     34;有钱出钱,有力出力34;
     34;抗战不分男女老少,守土莫论南北东西34;等对联。
     更是直接喊出了全民抗战的心声。
     当然,也有纯粹庆贺新春的喜庆对联。
     比如34;福气腾腾起,财源滚滚来34;这样的传统佳句。
     根据地各家饭店也都贴上了应景的春联。
     比如34;厨香四溢庆新春,美味佳肴聚宝盆34;配上34;春满人间34;的横批。
     将节日的喜庆与行业的特色完美结合。
     这股贴春联的热潮很快在民间掀起模仿风潮。
     如今红山镇的老百姓们多少都认得些字,纷纷挥毫泼墨。
     有的写下34;新春大吉34;这样朴实的祝福。
     有的则创作出34;驱除日寇,还我河山34;这样铿锵有力的抗战对联。
     ......
     傍晚时分,大街小巷都回荡着品评春联的欢声笑语。
     让那些没能去晚会现场的百姓也找到了乐趣。
     当时钟指向晚上8点,春节联欢晚会即将拉开帷幕。
     晚会现场人头攒动,2万名军民翘首以待,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气息。
     林枫携李正、陈怡、萧雅、程如诗等人悄然入座。
     没有冗长的领导致辞——在这个欢乐的时刻,最不需要的就是形式主义的讲话。
     文工团团长李歌作为晚会主持人,一开场就带来了惊喜。
     舞台上的演奏团奏响第一个音符时,全场观众都为之一振。
     这首开场曲的年味之浓,竟比连日来大街小巷播放的背景音乐还要热烈数倍!
     

第670章 春联和晚会开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