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的济世医馆飘着淡淡的药香,后院的晒药场上铺满了金黄的银杏叶,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青石地上,映出斑驳的光影。洛风站在药房前的老槐树下,手里捧着个竹篮,篮中装着几颗形状奇特的果实——椭圆的果身布满凸起的纹路,顶端带着小小的尖喙,外皮呈深褐色,像极了缩小的龟头。他穿着件藏青色杭绸长衫,袖口挽至肘部,露出结实的小臂,鬓角已染了些许风霜,眼神却依旧清亮如秋水,带着医者特有的温和与笃定。
“都围过来些,今日咱们讲讲这风流果的门道。”洛风扬声招呼着医馆的伙计们,声音沉稳有力。十几个伙计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围拢过来,有抓药的学徒,有煎药的老伙计,还有负责晾晒药材的杂役,个个眼里带着好奇。人群后排,秦慕伊端着一碟刚切好的茯苓糕走来,她穿着月白色素纱襦裙,领口绣着细小的兰草纹样,乌黑的发髻绾成端庄的圆髻,用一支碧玉簪固定,鬓边别着朵新鲜的秋菊,举手投足间透着温婉雅致。
“先生,这果子看着怪模怪样的,真叫‘风流果?”最年轻的学徒阿竹忍不住问道,他穿着灰布短打,脸上还带着稚气,手里捧着个药臼,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竹篮里的果实。洛风闻言笑了笑,眼角的细纹舒展开来:“这是民间的俗称,它正经的药名叫‘厚鳞柯,多生长在岭南的深山老林里,因功效奇特才得了这么个名号。”
他从篮中取出一颗风流果,托在掌心展示给众人看:“你们瞧,这果实直径约莫三寸,外皮坚硬有褶皱,像老树皮般粗糙,顶端的尖喙是它的果蒂残留,成熟后会自然脱落。新鲜的果实切开后,内里是淡黄色的果肉,质地细密,带着淡淡的涩味,必须经过炮制才能入药。”他说话时指尖轻轻摩挲着果实的纹路,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一件珍宝。
秦慕伊这时走上前,将茯苓糕分给伙计们,柔声补充道:“这风流果的植株也很有特点,属高大乔木,能长到十几丈高,树皮呈灰褐色,有深纵裂,叶片是长椭圆形的,边缘有细锯齿,每年春季开花,花穗像一串串绿色的流苏,到了深秋才结果实。”她说话时眼波流转,声音清润如玉石相击,将枯燥的植物形态说得生动鲜活。
伙计们听得认真,有老伙计问道:“东家,这风流果到底有啥功效?听闻能治那难言之隐?”话音刚落,几个年轻伙计忍不住偷笑起来,秦慕伊脸颊微红,却依旧端庄地站在一旁,洛风瞪了偷笑的伙计一眼,正色道:“医者眼中只有药材功效,哪来那么多闲言碎语?这风流果性温,味甘涩,归肾、脾经,最主要的功效是补肾壮阳、强筋健骨,对腰膝酸软、四肢乏力、肾阳不足导致的畏寒怕冷都有疗效。”
他顿了顿,从药房取来一本泛黄的医书,翻开其中一页:“你们看,古籍记载它‘补命门之火,益精气,强阳道,现代查验其化学成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E,还有钙、铁、锌等微量元素,最关键的是含有类黄酮、皂苷和生物碱,这些成分能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伙计们凑上前看着医书上的图文,虽然大多看不懂那些专业术语,却都记住了“补肾壮阳”几个字。
“不过切记,”洛风合上医书,语气严肃起来,“是药三分毒,风流果虽好,却不能多吃,阴虚火旺者更是禁用,否则会适得其反,轻则口干舌燥、心烦失眠,重则流鼻血、心悸不安。必须经过辨证论治,配伍其他药材使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他目光扫过众人,见大家都面露凝重,才放缓了语气:“咱们行医之人,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万万不可乱用药材。”
秦慕伊这时端来一碗褐色的药汤,放在石桌上:“这是用风流果配伍枸杞、杜仲、山药熬制的补肾汤,每日一剂,连服七日为一疗程。前几日城西的张屠户来求医,正好可用他的案例给你们讲讲用法。”伙计们顿时来了精神,纷纷搬来小马扎坐下,连路过的街坊也忍不住停下脚步,想听个究竟。
洛风喝了口茶润喉,缓缓讲起故事来:“张屠户今年四十有五,开了家肉铺,每日天不亮就起来杀猪宰羊,按理说该是身强力壮,可半年前开始,他总说腰膝酸软,提不起力气,连劈柴都费劲,夜里还总起夜,畏寒怕冷得厉害,三伏天睡觉都要盖棉被。他媳妇急得不行,带他看过不少大夫,吃了不少汤药都不见好。”
“上月初三,他媳妇搀扶着他来医馆,我见他面色苍白,嘴唇发青,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典型的肾阳不足之症。问诊时他支支吾吾,最后才说连夫妻之事都力不从心,为此两口子总吵架。”洛风说到这里,特意看了眼认真听讲的伙计们,“你们说,这种病是不是比头疼脑热更折磨人?”众人纷纷点头,连看热闹的街坊也叹了口气。
秦慕伊接过话头,声音温柔却清晰:“当时我给张屠户把了脉,也觉得他寒气入体太深,单靠寻常补药怕是难见效。洛郎思量再三
第739章 穿越之济世医馆秋意浓:风流果里藏乾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