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2章 捷报传朝堂,建康帝王心[1/2页]

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 久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建康城含章殿内,南海沉香与栀子花混合的熏香气息在盘龙柱间弥漫,将梁柱上的蟠龙纹熏得泛出浅黄,龙鳞的纹路在烛火下若隐若现,仿佛随时会腾云而起。
     宋文帝刘义隆捧着襄阳战报的手指微微颤抖,龙袍上的日月纹在烛火下浮动,金绣的光芒顺着褶皱流淌,恰似他此刻难以平复的心跳。
     “拓跋焘分兵回援,襄阳暂时无忧!” 他猛地将奏疏拍在御案上,紫檀木的案面发出沉闷的声响,案角的青铜镇纸被震得轻颤。
     “申恬袭扰粮道,烧毁魏营三座;萧道成水师直逼江夏,拓跋翰那厮竟每日行不得十里 —— 这都是诸卿的功劳!”
     群臣齐刷刷叩首,锦袍与铁甲摩擦的声响在殿内汇成潮声,靴底与金砖碰撞的 “咚咚” 声,恰似战鼓擂动。
     袁淑抢在众人之前出列,紫袍上的金线云纹在烛火下晃得人眼晕,他手中的象牙麈尾轻摇,尾尖的白羽扫过案上的《春秋》,帛书边缘卷起细小的弧度:“陛下圣明!若非陛下力排众议,信任辛王爷委以奇袭之任,何来今日之胜?”
     他偷瞥文帝的脸色,见嘴角噙着笑意,又补充道,“辛王爷孤军北上,竟还能为朝廷做出如此应对,真乃当代卫霍!昔年霍去病‘封狼居胥,也不过如此啊!”
     文帝抚掌大笑,指节却在袖中悄悄攥紧,龙袍的暗纹被捏出深深的褶皱,金线绣成的星辰仿佛坠入沟壑。
     “王弟确实劳苦,” 他的声音带着刻意的爽朗,回荡在空旷的大殿。
     “传旨,待他回师,加封太尉,食邑三千户,赐‘忠勇无双金印!”
     话音刚落,殿外传来黄门郎尖细的唱喏:“吏部尚书江湛求见!”
     江湛捧着账册匆匆而入,朝服的下摆沾着夜露,湿漉漉的痕迹宛如刚过浅滩,显然是从户部直接赶来。
     他将账册高举过顶,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喜色:“陛下,盱眙榷场上月税银竟达五千缗!辛王爷临走前提议的‘互市抽分之法,果然见效 —— 他说‘通其货则民心附,如今北地流民南下者,每月逾千户!”
     他展开账册,指尖点向其中一页,墨迹未干的数字密密麻麻,“更可喜的是,济南、邺城、邢州等克复之地,北魏官军投降者已有两千余,其中不乏幢主、统军之职,该如何安置?”
     文帝的笑容淡了些,指尖划过案上的《九议》抄本,目光停在 “久任” 篇的批注上 —— 那是辛弃疾亲笔所写 “任将不疑,方能成功”,墨色深沉,似要穿透纸背。
     他忽然抬眼,目光落在袁淑身上:“袁爱卿素有才名,你说,那些北地降官降卒,该如何处置?”
     袁淑一愣,随即躬身笑道:“古语有云:‘以德服人者昌,以力服人者亡。自然是择其品行端正、才华出众者,授以官职,以示陛下怀柔之心。就像当年光武爷收服铜马军,‘推赤心置人腹中,方能成就中兴大业。”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队列中垂首而立的沈庆之,“至于那些军中悍将兵痞,陛下,不妨听下沈老将军的建议。”
     沈庆之闻声出列,铁甲碰撞的脆响惊得梁上燕雀轻跳。
     这位白发老将抱拳躬身,甲叶间露出的箭伤疤

第262章 捷报传朝堂,建康帝王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