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微微扬起下巴,声音洪亮且威严,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俗话说‘子以母贵,母与子贵,昔日里,永瑚因为是皇贵妃所生,故而备受朕的宠爱。那时的他,在朕的庇护下,如春日里茁壮成长的幼苗,享受着宫中的荣华与关爱。然而如今,永瑚已然长大成人,他凭借自己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以赫赫战功晋封亲王。他在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冲锋陷阵,不畏生死,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才是真正的‘子贵啊!”
说到此处,皇帝稍作停顿,目光转向永寿宫的方向,语气变得柔和却又充满庄重:“永寿宫皇贵妃佟佳氏,进宫三十多年来,执掌六宫兢兢业业。她雍容华贵却又心怀慈悲。她将六宫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待宫中众人皆宽厚仁慈,毓出名门,温恭懋着。今日,朕便册封她为皇后,让她母仪天下,统领后宫,为朕分忧,为大清的繁荣稳定尽心尽力!”
皇帝话音落下,整个大殿瞬间鸦雀无声,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满朝文武皆面露惊色,目光在永瑚、其他皇子以及永寿宫方向来回游移,心中各自盘算着这突如其来的重大封赏将给朝堂局势带来怎样的变化。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齐刷刷地跪地,高呼:“皇上圣明!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那声音响彻大殿,久久回荡。而那几个不安分的皇子,此时也只得跟着跪地,心中虽有不甘,却也不敢再有任何异议。
永瑚率先反应过来,眼中闪烁着激动与感恩的光芒,他“扑通”一声跪地,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却又无比坚定:“儿臣谢皇阿玛隆恩!皇阿玛如此厚爱儿臣与皇额娘,儿臣与皇额娘定当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身,不辜负皇阿玛的期望,为大清的繁荣昌盛竭尽全力。”
一位八旗子弟的老臣率先回过神来,颤颤巍巍地走出队列,躬身行礼,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激动:“皇上圣明!佟佳氏皇贵妃德才兼备,执掌六宫多年,宫中上下和睦有序,实乃后宫之典范。如今晋封为后,实至名归,必能更好地母仪天下,为我大清祈福。”
另一位大臣也连忙附和:“是啊,皇上。十三阿哥永瑚此次西征立下赫赫战功,以自身能力晋封亲王,彰显了我皇室子弟的英勇与担当。而佟佳氏皇贵妃晋封皇后,更是众望所归,此乃我大清之幸事啊。”
皇帝微微点头,那动作轻缓而沉稳,仿佛带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从容。他的脸上渐渐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的暖阳,驱散了方才殿内残留的紧张气息,让整个太和殿都弥漫着一股温馨而祥和的氛围。
皇帝目光温和地看向永瑚,那眼神中满是慈爱与赞许,仿佛在看着自己最得意的作品。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醇厚,带着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感慨:“永瑚,你皇额娘这一路走来,不易啊。她出身名门,自入宫以来,便以宫规为准则,将后宫诸事打理得井井有条。后宫佳丽众多,事务繁杂,可她从未有过丝毫懈怠,总是尽心尽力地操持着一切,为朕解了后顾之忧。”
皇帝的话语如同潺潺流水,缓缓诉说着皇贵妃的贤淑与能干。他的脑海中或许浮现出了皇贵妃初入宫时的青涩模样,那时的她带着名门闺秀的优雅与端庄,在深宫中一步步成长,逐渐成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后宫之主。在那些漫长的岁月里,她或许经历过无数的明争暗斗,面对过各种复杂的局面,但她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本分,用智慧和毅力守护着后宫的安宁。
然而,皇帝的话锋很快一转,脸上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如今你以战功得封亲王,她也能因你之荣而更显尊贵,这是你们母子二人共同努力的结果。”皇帝的目光在永瑚身上停留了片刻,仿佛在鼓励着他继续前行。他看到了永瑚身上的潜力与担当,也看到了皇贵妃多年来的悉心教导与付出。如今,永瑚凭借自己的努力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获得了亲王的封号,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耀,更是皇贵妃的骄傲。
永瑚听着皇帝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想起皇贵妃平日里的谆谆教诲,想起她在自己遇到困难时的鼓励与支持。他深知,自己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皇贵妃的悉心呵护。永瑚连忙单膝跪地,恭敬地说道:“儿臣能有今日之成就,皆是皇额娘悉心教导和父皇栽培的结果。儿臣定当继续努力,不辜负父皇和皇额娘的期望。”
皇帝走下龙椅,来到永瑚身边,伸手将他扶起。他轻轻拍了拍永瑚的肩膀,说道:“起来吧,瑾亲王。你皇额娘为你付出了很多,你以后要更加孝顺她。同时,也要为朝廷效力,为国家分忧。”永瑚坚定地点了点头,说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定当尽心尽力,不负所托。”
而那些原本就心怀野心、对永瑚心生嫉妒的皇子们,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如墨。有的皇子紧咬着牙关,腮帮子微微鼓起,双手不自觉地攥紧,指甲几乎嵌入掌心,眼中满是怨恨与不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位皇子低声对身旁的同伴嘟囔道:“这佟佳氏本就受宠,如今永瑚立下战功,他母亲又成了皇后,这皇位之争,我们怕是更难了。”
另一位皇子则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哼,不过是仗着母族势力和些许战功罢了,咱们走着瞧。”
还有一些皇子则选择了沉默,他们低垂着头,眼神中透露出复杂的情绪,有嫉妒,有无奈,也有对未来的迷茫。他们深知此时若出言反对,无疑是以卵击石,只能暗自盘算着如何在这新的局势下寻找生存之道。
朝堂上的大臣们也迅速分成了不同的阵营,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悄然展开。
皇帝的目光从回忆中缓缓抽回,重新落在台阶下神色各异的傅恒、永琮以及富察氏一族的官员身上。此刻,他的话语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既像是解释,又似在权衡着朝堂与情感间的微妙平衡。
皇帝继续说道:“当年选嫡福晋之时,礼制森严,年龄之差便成了难以逾越的规
第7章 皇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