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过西江
四月的西江镇,春意正浓。清晨的阳光穿透西江河边的薄雾,洒在集镇广场上临时搭建的红色舞台上。舞台两侧,“热烈祝贺西江镇集镇广场扩建工程正式开工”的横幅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两台崭新的挖掘机披着红绸,像两个等待检阅的士兵。
林小华站在舞台一侧,不断调整着胸前的嘉宾胸花。他今天特意穿了一件深蓝色西装,这是去年被提拔为镇党委书记时妻子给他买的,平时很少有机会穿。他抬手看了看表——八点五十分,距离仪式开始还有十分钟。
“陈主席到了!”镇办公室主任小跑过来低声提醒。
林小华立刻整理了一下领带,快步迎向广场入口。一辆黑色轿车缓缓停下,县政协主席陈洪正迈步下车。他今天穿着朴素的灰色夹克,但挺拔的身姿和稳健的步伐依然透着不怒自威的气度。
“陈主席,欢迎您来指导工作!”林小华伸出双手。
陈洪正握住林小华的手,眼睛却已经扫视着广场四周:“准备工作都做好了?群众代表来了多少?”
“都安排妥当了,各村来了三十多名代表,还有施工方和镇上的商户代表。”林小华微微欠身回答,注意到陈洪正的目光停留在舞台后方略显陈旧的公共厕所上,连忙补充:“这次扩建会把所有老旧设施都重建,包括那个厕所。”
陈洪正点点头,拍了拍林小华的肩膀:“走,带我看看规划展板。”
林小华随即带着陈洪正走向展板,“此次扩建项目包含防洪堤、美食街、文化设施、游客接待中心四大块。”林小华的手指向了四个区域,“以前西江河洪水期总是冲毁广场上的一些设施,修建防洪堤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林小华指了指广场的西北角,那里是西江河洪水经常影响的地段。
停顿了一会儿,林小华继续说,以前镇上举办美食节都是临时搭建展区,花费资金较多。现在镇党委决定在广场东边建起一条美食街,让镇上的饭店和夜市摊入驻,游客来镇上游玩就有了吃住的地方。而且广场外就是西江河,每天的晨雾很美,也算是一个景点了。
林小华带领陈洪正走向广场中央,“我们决定在这里建起一个舞台,添加音响设备,以后全镇举行大型活动就不用去西江中学或是西江镇中心小学了,就不用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序。”
转了一圈之后,时间来到了九点整,开工仪式正式开始。林小华站在话筒前,望着台下近百名群众代表和工作人员,手心微微出汗。他清了清嗓子:
“各位领导、各位乡亲,今天是我们西江镇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天……”他的声音起初有些发紧,但随着介绍项目的深入,渐渐变得流畅有力。
“西江镇集镇广场扩建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将建设防洪堤、美食街、文化展演、游客接待中心四大方面……”林小华指着身后的规划图,手指划过图纸上标注的各个区域,“建成后,这里不仅是大家休闲纳凉的好去处,更能带动周边商业发展,预计可创造350余个就业岗位。”
台下响起热烈掌声。林小华看到前排几个熟悉的商户面孔——开杂货铺的老李、做米粉的张嫂,他们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这让他想起三个月前那场激烈的群众听证会,当时反对声音不小,担心扩建会影响他们现有摊位。经过反复沟通和调整方案,才最终达成共识。
陈洪正在随后的讲话中,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西城县正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截至目前,全县已有12个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开工,总投资4.73亿元!”他挥动手臂,仿佛在描绘一幅壮丽画卷,“西江镇的古梯田景区是下一步重点打造对象,县委县政府会持续加大投入……”
林小华站在一旁,注意到陈洪正说到“古梯田景区”时,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他知道领导在想什么——去年旅游旺季时,景区拥堵不堪的场面还历历在目。
“……我们还将加强技能培训,在餐饮、电焊、家政等领域开展免费培训,帮助大家在县内就业。”陈洪正环视全场,目光在几个年轻面孔上停留,“县工业园区也会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为大家提供更多工作选择。”
掌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加热烈。林小华看到后排几个年轻人交头接耳,显然对这个消息很感兴趣。他暗自记下,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四十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