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八十二)[1/2页]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 秦巴汉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腊月里的蒸碗香
     腊月二十九的凌晨四点,西江县的天空还沉浸在浓重的夜色中。陈雪儿已经轻手轻脚地起了床,生怕惊醒身旁熟睡的丈夫林小华。她站在窗前,呼出的白气在冰冷的玻璃上凝结成霜花。街对面的路灯下,几个早起的商贩已经开始摆摊,腊月的寒风里,他们的身影显得格外单薄。
     “今天又是个大忙天啊。”陈雪儿轻声自语,揉了揉酸痛的腰。连续几天的忙碌让她浑身像散了架似的,但想到店里那些等着蒸碗菜的老顾客,她还是强打起精神。
     厨房里已经亮起了灯,厨师老张和几个帮工正在忙碌地准备食材。灶台上的大蒸笼冒着腾腾热气,空气中弥漫着梅干菜和五花肉混合的香气。
     “老板娘,您来了。”老张抬头看见陈雪儿,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第一批蒸碗已经上笼了,再过半小时就能出锅。”
     陈雪儿点点头,系上围裙,挽起袖子加入了准备工作。她动作麻利地将腌制好的排骨码放在碗底,上面铺上一层米粉。这些天来,她的手指因为长时间接触盐和调料已经有些开裂,但此刻她顾不上这些。
     “雪儿,你怎么不叫我?”林小华的声音从厨房门口传来。他穿着厚实的棉袄,头发还有些凌乱,显然是匆忙起床赶来的。
     “看你睡得香,想让你多休息会儿。”陈雪儿头也不抬地继续着手上的活计,”省城王局长昨天又打电话订了二十套蒸碗,今天得赶出来。”
     林小华走到妻子身边,轻轻捏了捏她的肩膀:“你也别太累了,我去前面看看订单。”
     前厅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服务员小李一手拿着话筒,一手飞快地记录着订单内容。看到林小华出来,她如释重负地递过一叠订单纸:“老板,这些都是今早刚来的电话订单,已经有五十多套了。”
     林小华粗略扫了一眼,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往年腊月虽然忙,但也不至于像今年这样火爆。自从省电视台美食栏目报道了西江饭店的蒸碗菜后,订单就像雪片一样飞来。
     “老张!第一批好了没?”他朝厨房喊了一声。
     “好了好了!”老张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焦急,“就是这梅菜扣肉……我好像忘记放盐了……”
     厨房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碗色泽红亮的梅菜扣肉上。陈雪儿抿了抿嘴唇,看着老张疲惫的面容和那双布满老茧的手,责备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她转向丈夫,嘴角扬起一抹调皮的笑:“领导上班辛苦了,赏你一碗梅菜扣肉尝尝。”
     林小华先是一愣,随即会意地笑了。他接过碗,夸张地深吸一口气:“那正好嘛!我这几天工作忙,经常错过饭点,只好用方便面凑合一顿,现在打嗝都是方便面味道。”
     他说着,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大块五花肉送入口中。肥而不腻的肉质在舌尖化开,梅菜的咸香与肉的鲜美完美融合。林小华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又赶紧夹起一块往嘴里塞。
     “你倒是说说味道咸不咸啊?”陈雪儿故意板着脸问。
     林小华这才回过神来,夸张地咂了咂嘴:“咸淡合适、非常美味!要是再来一大碗米饭就更美了。”
     老张长舒一口气,额头上紧张的皱纹舒展开来。厨房里的气氛重新活跃起来,大家各司其职,继续忙碌着。
     早晨八点,第一批客人陆续登门。张姨是西江饭店的老主顾,一进门就熟门熟路地走到柜台前:“雪儿啊,给我来3个蒸盆子,5套特色蒸碗菜!”
     陈雪儿笑着迎上去:“张姨今年买这么多啊?”
     “可不是嘛!”张姨搓了搓冻得通红的手,“儿子今年带女朋友回来过年,我得好好招待。再说了,你家的蒸碗菜,比我自己做的强多了!”
     陈雪儿麻利地清点着菜品——梅菜扣肉、粉蒸肉、清蒸排骨、清蒸猪肘、四喜丸子、八宝饭,加起来足足有三十碗。她招呼两个服务员帮忙装箱,张姨在一旁满意地点头。
     “雪儿啊,”张姨突然说道,“你这蒸碗菜味道自然是没得说,可就是缺少个好看的包装盒。要是有好看的包装盒,过年走亲访友送礼也有档次。”
     陈雪儿恍然大悟:“张姨说得对!今年肯定来不及了,来年腊月我提前预定好包装盒,一定满足大家的需求。”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八十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