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的团圆饭
周六清晨七点,天刚蒙蒙亮,凤凰小区里还弥漫着一层薄薄的晨雾。林小华两手提着满满当当的早点,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快步走向自家单元楼。塑料袋里散发出阵阵香气——刚出锅的油条、热腾腾的包子、新鲜豆浆,还有妻子陈雪儿最爱吃的芝麻烧饼。
“六叔!薛叔!你们晨跑回来了?”林小华在单元门口遇到了正擦着汗的韩志明和薛明义。
韩志明停下脚步,喘着气笑道:“小华啊,这么早就去买早点了?”
薛明义拍了拍林小华的肩膀:“年轻人就是勤快,小勇现在肯定还在睡懒觉呢。”
林小华腼腆地笑了笑:“我也不知道你们喜欢什么,就随便买了一点。”说着,他侧身让两位长辈先进电梯。
电梯里,韩志明看着林小华手中的大包小包,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小华越来越有当家主的样子了。”
“六叔过奖了,都是应该的。”林小华不好意思地低头。
电梯停在12楼,三人刚走出电梯,就听见屋里传来孩子的笑声和碗筷碰撞的声音。推开门,一股家的温暖气息扑面而来。
客厅里,薛海燕正抱着刚睡醒的韩传龙从卧室出来,他正揉着眼睛,脸蛋红扑扑的,看到爸爸进来,立刻伸出小手:“爸爸抱!”
薛明义快步走过去接过孙子,在他脸上亲了一口:“哎哟,我的小祖宗醒啦?睡得好不好?”
韩传龙搂着爷爷的脖子,奶声奶气地说:“梦见大狗狗了!”
厨房里,陈雪儿正和吴秀兰、王萍、阮小月一起忙碌着。灶台上的锅里煮着粥,案板上摆着切好的小菜。陈雪儿动作依然利落,她麻利地翻动着锅铲。
“雪儿,别忙了,我买了早点回来。”林小华走进厨房,把早点一一放在餐桌上。
陈雪儿回头,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正好,粥马上就好了,配上你买的油条,爸和六叔他们肯定喜欢。”
吴秀兰擦了擦手,对林小华说:“去叫你爸起来吧,云松和宛月刚才闹着要喝水,我让建军去照顾他们了。”
林小华点点头,走向孩子们的房间。推开门,只见父亲林建军正一手拿着水杯,一手扶着三岁一个月的林云松喝水。旁边的小床上,林宛月已经自己抱着杯子咕咚咕咚喝起来。只有两岁十个月的林宛茹还在小床上酣睡,小脸埋在枕头里,呼吸均匀。
“爸,早点买回来了,您先去吃吧,我来看着他们。”林小华轻声说。
林建军把空杯子放在床头柜上,揉了揉有些酸痛的腰:“老了,蹲一会儿就腰疼。”他看了看三个孙子孙女,眼中满是慈爱,“小华啊,我看干脆请两天假,雪儿也把店里的生意停下两天,咱们一家人都回西江镇小店村休息两天怎么样?”
林小华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六叔正好休公休假,薛叔他们也没去老家。”
“那就这么定了,你赶紧安排一下。”林建军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林小华立刻掏出手机,拨通了县长黄毅的电话:“黄县长,我是小华……对,是这样的,我六叔韩志明回西城县休公休假了,我想陪他回西江镇老家去看看……对对,就两天……太感谢了!”
挂断电话,林小华露出满意的笑容。韩志明作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主管这次县级领导班子调整工作,黄毅自然不敢不给这个面子。
早餐桌上,当林建军宣布这个决定时,所有人都兴奋起来。
“太好了!我们早点回去!”王萍高兴地说,“妈一个人在家,肯定想我们了。”
薛明义摸了摸下巴:“我还带了一罐好酒,这次回去正好拿出来尝尝。”
陈雪儿已经开始盘算:“我把店里食材一会儿都带上。妈,咱们中午就在老家做饭吃吧?”
吴秀兰笑着点头:“好,让你六婶也尝尝你的手艺。”
上午九点整,三辆车载着十三个家庭成员浩浩荡荡出发了。林小华开着自己的别克打头,车里坐着陈雪儿、林建军和吴秀兰;中间是韩志明的车,载着王萍和薛海燕一家;最后是薛明义的商务车,阮小月带着三个小孩坐在后面。
车子驶出县城,窗外的景色渐渐由楼房变成了田野。韩传龙趴在车窗上,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外面飞驰而过的树木和庄稼。
“妈妈,那是什么?”他指着路边的一头黄牛问道。
薛海燕笑着解释:“那是牛牛,农民伯伯的好帮手。”
“牛牛……”韩传龙学着发音,逗得全车人都笑了。
一个半小时后,车队驶入了熟悉的小店村。村子比记忆中更安静了,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留守。
林明秀正坐在院子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百一十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