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归途暖
腊月二十六的下午,县政府大楼里的暖气开得十足,林小华脱下厚重的羽绒服挂在椅背上,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窗外,铅灰色的云层压得很低,似乎随时会飘下雪来。
“林县长,值班表已经排好了。”办公室的小张敲门进来,递上一张表格,“按照您的要求,每天安排一名领导带班,其他人都可以正常休息。”
林小华接过表格仔细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辛苦你了。对了,你今年回老家过年吗?”
小张摇摇头:“今年我值班,让其他同事先回吧。”
林小华拍拍他的肩膀,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红包:“提前祝你新年快乐。值班期间有什么事情随时联系我。”
送走小张后,林小华站在窗前,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西江镇山脉轮廓。他都忘记多久没回老家了。想到这里,他掏出手机,拨通了妻子陈雪儿的电话。
“喂,雪儿,我有个想法……”林小华的声音不自觉地柔和下来,“今年咱们早点关门,回西江镇过年吧。”
电话那头传来锅铲碰撞的声音,陈雪儿似乎正在厨房忙碌:“怎么突然想回去了?店里腊月生意最好呢。”
“就是觉得咱们好多年没在老家过年了,孩子们也该回去认认根。”林小华望着窗外飘起的第一片雪花,“少挣两三万块钱的事,咱们不差这个。”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随后传来陈雪儿爽快的声音:“行!我明天一早就让厨师准备些蒸碗菜,咱们自己吃的和送人的都备上。你安排一下工作,咱们后天就回。”
挂断电话,林小华长舒一口气,仿佛卸下了一年的疲惫。他收拾好办公桌,穿上羽绒服走出大楼。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在他肩头积了薄薄一层。
第二天一早,陈雪儿就来到了自家的小饭店“西江饭店”,十名员工已经到齐,正在做开业前的准备工作。
“大家听我说,”陈雪儿让所有人停下动作看向她,“今年咱们提前放假,今天就做最后一天。主要准备些咱们自己吃的蒸碗菜和蒸盆子,中午大家一起吃个团年饭就收工。”
厨师长老李惊讶地问:“老板娘,这么早就关门?腊月可是最赚钱的时候啊!”
陈雪儿笑了笑:“钱是赚不完的,一家人团圆更重要。老李,你带人做二十个蒸盆子,再准备些梅菜扣肉、粉蒸肉之类的蒸碗菜。中午咱们好好吃一顿!”
员工们面面相觑,随后脸上都露出了欣喜的表情。毕竟谁不想早点回家过年呢?厨房很快热火朝天地忙活起来,蒸笼上冒出的白气带着诱人的香味弥漫在整个店里。
中午十一点,两张大圆桌拼在一起,摆满了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林小华也从单位赶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叠红包。
“来来来,一人一个,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林小华笑着分发红包,“感谢大家一年的辛苦付出。”
服务员小王接过红包,捏了捏厚度,惊喜地说:“谢谢老板!这也太厚了吧!”
“应该的。”林小华举起酒杯,“今年咱们提前团圆,我要开车,以茶代酒敬大家一杯!”
陈雪儿也端起饮料:“我一会儿还得开车呢,抱歉,以后再陪大家喝酒。”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热闹。饭后,陈雪儿给每位员工都分了一个蒸盆子和几样蒸碗菜:“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算是咱们店里的年货。”
员工们喜笑颜开,七手八脚地帮忙收拾店面。人多力量大,不到半小时,饭店就打扫得干干净净。陈雪儿把剩下的蒸菜装进新买的面包车,正准备离开时,君成饭店的老板娘李婶从门前经过。
“哟,雪儿,这么早就关门啦?”李婶好奇地探头张望,“今年不做蒸盆子了?我还打算来买几个呢。”
陈雪儿笑着解释:“李婶,我们今年要回老家过年,就提前歇业了。”她想了想,转身从车上拿出一个蒸盆子和几样蒸碗菜,“您去年就在我们家买过,这几个送给您尝尝。”
李婶连忙摆手:“这怎么行,该多少钱我给你们。”
林小华也走过来:“李婶,您就别客气了,平时您也没少照顾我们生意。”
正推让间,李婶家的厨师马师傅开车路过。李婶招手让他停下,自己走到车后厢,费力地拖出一个大塑料袋:“你们等等!”
她走回来,把袋子递给陈雪儿:“这是我娘家哥哥送来的牛腿,这么大两个,我们家根本吃不完。你们带回去过年!”
陈雪儿惊讶地看着袋子里硕大的牛腿:“这太贵重了,我们不能收……”
“拿着!”李婶不由分说地把袋子塞进面包车,“你们送我蒸盆子,我回赠牛腿,礼尚往来嘛!”
林小华和陈雪儿对视一眼,知道推辞不过,只好连连道谢。目送李婶离开后,他们各自开车回家接父母和孩子。
下午一点,两辆车一前一后驶出县城,向五十公里外的西江镇驶去。陈雪儿开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百四十一)[1/2页]